骆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成品油进口权开放倒计时年内或出台方案 [复制链接]

1#

成品油进口权开放倒计时 年内或出台方案


发改委经贸司近日约请有关部门和单位,专题研究成品油市场化改革中的有关问题。据悉,此次会议涉及的并非成品油定价机制本身,而是上游的进口权开放问题。 最近两大油企的高层都参与了关于开放上游的讨论,应该在年内会有一个具体的方案。 中石油海外开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


由于经营主体缺少竞争,挂靠国际油价的定价机制不能反映国内供需。 从目前运行的几个月来看,定价机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油价挂靠国际油价,不能跟随国内供需涨跌这种现象是个问题。不是单单改动定价机制可以解决的。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陈晴称, 其根本原因还是上游原油进口的垄断。


眼下,中国已成为最大原油净进口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口原油2.1亿吨,增长5.4%。但如此大的进口量目前只有中石油下属中联油、中石化下属中联化、中化和珠海振戎等少数几家进口公司 分享 ,几乎没有民企可以 染指 。


但是,无论是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还是油品升级,最终都离不开上游进口权开放的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相关专家称, 上游来源垄断的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定价机制就是制定得再精细,再灵活都不是真正市场化的机制。


近日消息称,东明石化、中化弘润、海化集团等4家地炼企业或获批分享2014年的原油进口配额。了解到,虽然今年以来数家企业在争取进口配额方面有所斩获,但仍处于 一事一办 、 特事特办 的阶段,至今未见一个 明码标价 的机制来规定究竟什么企业可以拥有进口权,什么企业不行。


对此,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表示: 即使放开进口权,国家也希望拥有一定炼油能力、有刚性需求的炼厂能够拿到油,而不希望这些油被用于投机。所以这个准入机制非常重要。


能源局近日下发的征求意见文件中,对于申请新增进口原油的地炼企业设定资质条件,基本 门槛 是一次加工能力不低于500万吨/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