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一本书05骆驼祥子悲剧的意义在于 [复制链接]

1#

书中启示:

2、学会更新认知,才能抓住机遇,规避风险

人生路上有幸运,就有苦难,有机遇,就有风险。这些都是客观而难以预料的。

老舍用祥子的经历告诉人们:

命运无常,我们始终能把握的只有自己心里的主意。如何理性地判断与抉择,是一个人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

决断的及时、正确,取决于适时更新自己的认知,以保持清醒的头脑。

从祥子第一次惨痛的挫折说起。

那时候,祥子已经拉上了自己的新车。像父辈们只管埋头耕耘脚下的土地那样,祥子一心扑在自己拉车的营生上。

他对周围的人和事选择了免疫似的沉默和麻木。连兵荒马乱的时局,似都与他无关。

“他觉得用力拉车去挣口饭吃,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外面的谣言他不大往心听,什么西苑又来了兵,什么长辛店又打起了仗......他都不大注意。”

“他的身体使他相信,即使不幸赶到“点儿”上,他必定有办法......就在这个情形下,祥子把车拉出城去。”

在祥子的认知里,拉车和种地一样,只要堂堂正正地出力气,结局就不会太离谱。这导致他不善于审时度势,看重自身能力的同时,低估了时局的凶险。

最终,他为了两块钱的俏买卖冒险出城,丢了车。

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相当于树苗被移栽到新的土壤,只有适应新环境,才能扎根生长。

可祥子始终没能适应新环境,他对外界和自身的认知一直停留在过去。

后来,努力争取再次买车的祥子,把钱藏进一个瓦罐里。不料遇上孙侦探来敲诈,积蓄被洗劫一空。

在这之前,曹先生家的女仆高妈就曾劝他把钱放出去吃利钱,他不肯。“他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也稳当”。

放高利确有风险,可把钱存起来他一样是不肯。他过去的东家方太太就曾劝祥子把钱存进邮局。但他觉得存折不牢靠。

“他细细看了看那个小折子,上面有字,有小红印;通共,哼,也就一小打手纸那么沉吧......他觉得这不是骗局,也得是骗局;白花花的现洋放进去,凭人家三画五画就完事,祥子不上这个当。”

他认为“邮局是个到处有分号的买卖”,认为方家是在给邮局拉生意。他认为银行专门鼓逗钱,但他不明白里面究竟是怎么回事。“城里有许多许多的事他不明白”。

这并非是他不够聪明。他听朋友们在茶馆里说城里的事,有时听不太懂却不过问,而且“不愿再去听,也不愿去多想”。

生存在新的环境里却始终没能更新自己的认知,为祥子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对于虎妞难产而死,和最后不得不卖车安葬虎妞,祥子认知的局限也一样难辞其咎。

虎妞难产,医院,却听从虎妞的主意请神婆来作法。一番折腾后,虎妞“只剩下大口地咽气”,最终“带着个死孩子,断了气”。

固有认知的奴役,让祥子几次抉择失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也加剧了他后来对自己和外界的极度失望与痛恨,使他对自己和外界的认知彻底扭曲、崩塌,走向了丑恶麻木的极端。

一个原本”聪明的、有能力的”祥子,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可见,学会更新自己的认知有多重要。

尤其是生活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面对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才能成为那只“飞在风口上的猪”,而不是那只“囚于井下的蛙”呢?

老舍的《骆驼祥子》早已提醒人们:

只有学会融入新的环境,跟上新的时代,接受新的事物,不断突破自己原有认知的局限,才能在面临抉择的时候减少误判,尽可能地抓住机遇,规避风险。

推荐理由:

如果从命运多舛的角度入手,我们可能很难从祥子身上看到我们自己。但当我们摊开祥子一生中的几次抉择,不难发现,像他一样的保守,死板,固执,迟钝,踟蹰,甚至自我,愚昧,我们身上也难能全都避开。

这些劣势放在祥子那样残酷的社会背景和生存环境里,几次导致了祥子人生的断崖式跌落。放在我们身上呢?未必如有他那样灾祸,却也让我们错失了很多机遇,限制了事业的发展空间,限定了人生的层次和格局。

从祥子身上发现,从自己身上反思学会打破和更新,人生应会迎来更多可能和转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