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双减实行第一年,师范生就业情况如何瘦 [复制链接]

1#

文/小韵教育说

年全国中小学实行双减政策,就此教培行业进入寒冬期,那么,这一年的教育政策改变,会不会影响到师范生就业情况呢?

年教育大舞台发生了巨大改变,那就是实行了双减政策,禁止校外补课机构进行学科类补课,也就是数语外、政史地、物化生九大必考科目都不允许补课了,这让全国上下大大小小40万的补课机构进入寒冬期。

一些补课机构不堪重负倒闭,机构内的教辅老师也就面临着失业,老师相当于失去了一部分就业空间,有人想知道这会不会影响到应届师范生就业呢?又会不会影响到下一年的师范类高校高考分数线呢?

双减实行第一年,“师范生”就业情况如何?

位于魔都的华东师范大学,是我国唯二的师范类高校,它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那我们就来看一下,实行双减一年,年华东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

如下图所示,华东师范大学年总毕业生人,包括本科生人,硕士生人,博士生人,落实就业人数为人,就业率高达96.30%。

华师大毕业生分为四大去向,一是境内升学、二是境外留学、三是灵活就业、四是自主创业,这四个就业方向成功率都非常高,能体现出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师范类大学的风采。

灵活就业说白了就是去到企业工作,如下图所示,年华东师范生灵活就业的主要分布领域,就业人数最多的还是教育学历类,集中在中小学学校,教育培训类相比前几年是有下降的情况,只有9.3%的占比,但是依旧排在第3名。

年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爆冷”

双减政策下发,教辅行业进入寒冬期,在大众预想中,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肯定会受影响,但结果和大众想得不同,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最好的师范高校,就业率并没有爆冷,和前两年差距并不大。

有人会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华东师范大学毕竟是最好的师范类高校,再怎么受影响,就业率也不会太低。

况且高校毕业季在7月份,双减实行在9月份,很多毕业生在双减下发之前,已经签上就业合同了,自然不会影响学校给出的就业数据了,而且这里面还包括包分配的公费师范生,也将就业率提高了一大截。

大众的说法不无道理,华中师范大学虽然也是师范类名校,但是就业率就有所影响,本科自由职业就业率仅为0.96%,其他形式就业率0.43%,自主创业率0.13%,未就业的概率则高达26.22%。

对此,校方给出的回应是,大部分学生在准备考研,还有一部分在准备考公和考事业编,因考试周期较长,不能计入就业率里面,所以数据才不好看。

校方的说法确实是事实,在当下师范生就业大环境下,考研和考公是最好的出路。

新《教师法》颁布,本科学历成最基本要求

年除了实行双减外,还颁布了新教师法,里面提到了中小学教师招聘要求,学历要求提高至本科以上。

也就是说,想到中小学当老师,至少是师范类专业本科学历,此前学历要求是大专以上,大部分学校都招收本科生,现在提高至本科,具体学校要求提高至研究生了,现在中小学学校老师学历80%都是硕士研究生。

在这种情况下,师范生想顺利进学校,唯有考研这条路,或者就是考公、考事业编。

所以说,双减实行一年,对于师范类高校师范生就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除一类学生外,那就是公费师范生,依旧是免学费包分配,所以学生想考师范生,不如努努力走公费师范生路线。

另外就是考最好的师范类高校,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这两所高校,因有名校光环在,即使教辅行业再怎么落寞,依旧是就业市场的宠儿,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当然了,随着教育行业要求的提高,很多有前途有发展的小学中学,招聘人才更高。

此前年深圳中学教师招聘名单曝光,清一水的都是清北博士生,由此可以看出,师范生不光和同领域的毕业生竞争,还要和名校高材生竞争,在激励的竞争下,只有把自己的专业能力极大程度发挥出来,才能获得就业优势。

话题讨论:

你觉得双减实行一年,对师范生有影响吗?明年师范类高校高考分数线会降吗?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