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名著导读
知识清单
一、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的作品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老舍出生于北京城一个贫民家庭,在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环境中长大。
年,老舍赴英国相田任汉语教师,一直工作到年。在那里,他阅读了大量西欧文学名著,并开始了小说创作。初期的作品,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幽默中含有讽刺,颇近于英国作家狄更斯的笔致,但夸张有时略嫌失度,几乎跌入油滑。
然而,对于老舍来说,初期的创作是不可缺少的练笔,到了三十年代,他的创作渐趋成熟,终于在年推出了自己的重头戏《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一部代表着老舍小说创作最高水平的作品。
二、创作背景:
①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社会黑暗的、畸形的、失衡,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②创作由来:年,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当时老舍觉得该题材可以写成一部小说。老舍的朋友随后又说起另外一个车夫的故事,他被军队抓去了,哪知转祸为福,乘着军队转移之际牵回三匹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故事的原型。老舍决定把骆驼与车夫结合到一起,用骆驼引出主人公祥子的出场。老舍把祥子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
③个人经历:新文学诞生以来,胡适、鲁迅等作家都先后写过人力车夫,但都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以俯视的姿态表达对车夫的同情,并未深入其内心和灵魂深处去体味车夫的人生。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三、主要内容
(一)概述:小说以祥子买车三起三落,“希望→奋斗→幻灭”为主线,以祥子与各种人物的关系为副线,采用纵向结构和多侧面立体式机构相结合的方法,自然地把市民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画面和社会的黑暗腐败图景错落有致地交织起来。
(二)三起三落
第一起:他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了一百元,给自己买了辆新车。
第一落:他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第二起:祥子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驼来卖,之后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第二落:在曹先生家干包月的时候,辛辛苦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第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让祥子又有车拉。
第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三)思维导图
(四)主要经历
1.一流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块钱。他马上用其中的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3.丢车与卖骆驼: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后来祥子逃出来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到了北平。由于在梦话中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
4.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家三十七八岁的闺女虎妞十分喜欢祥子。祥子租了他家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己第二次买车而没命的赚钱。后来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到了人和车厂。
5.被敲钱空:回来受到虎妞的诱惑,为躲避虎妞,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而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孙侦探勒索,积蓄一空。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
6.被迫结婚:祥子认了命,只好把自己交给刘家父女了。可刘四爷并不肯“便宜了这个臭拉车的”招他做女婿。于是刘四爷在与虎妞激烈争吵后,把女儿也一同赶出家门。虎妞靠着自己的私房钱与祥子在一个大杂院里租房完婚。
7.再次买车:和虎妞结婚,进而忍受家庭生活的牵系与精神上的痛苦。虎妞终于拗不过祥子,为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可是祥子想做一流车夫的信心已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所磨灭。
8.妻死卖车:虎妞因为难产而死。祥子为了办丧事,无奈又卖了洋车。同时因为生活的压力,又拒绝了心爱的小福子再次和祥子组建家庭的请求。
9.彻底堕落: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已经失去信心。特别是在小福子吊死以后,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拉车不勤快,干脆不拉车。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人命,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由“人”变成了“兽”。
四、人物形象
(一)人物关系
第一组:夫妻或爱恋关系
祥子和虎妞——夫妻关系
祥子和小福子——爱恋关系
第二组:主雇或同行关系
刘四爷和祥子;曹先生、曹太太和祥子——主雇关系
祥子和二强子、老马——同行关系
第三组:家庭内关系
刘四爷和虎妞;小福子和二强子——父女关系
曹先生、曹太太和高妈——主仆关系
第四组:其他关系
师生关系——曹先生、曹太太和阮明
间接关系:祥子和高妈、孙侦探、陈二奶、阮明。
(二)祥子形象
1.概括: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具有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但是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为自私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2.分析
(1)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1)他有自己卑微的理想,于是从农村来到城市谋生。
(2)把买一辆自己的车作为生活目标,幻想着有了车就如同在乡间有了田地一样,能凭着自己的勤劳换取安稳的生活。
(3)善良淳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一贯的要强和奋斗,也是不安于卑贱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他对老马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切,表现其善良正直。
(4)在与虎妞的不幸婚姻生活以及小福子的真挚感情中,都表现其对独立人格的真实和对美好人性的追求。
(2)性格有一定缺陷。
(1)作为一个没有觉悟的个体劳动者,尽管怀着改善自己生活的迫切要求,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才是解放自己的正确道路。
(2)他从来没有想到应该大家团结起来进行斗争,而仅仅是执拗地幻想凭借个人的要强和努力达到自己的人生目的。
(3)他的人生理想是狭小的,斗争方式是错误的,这就决定其孤独、脆弱,最终完全向命运屈服,一步步走向深渊。
(4)小说最后写祥子完全变了个人,变得懒惰、贪婪、麻木、缺德;打架、使坏、逛窑子等。真正成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5)这正是对祥子小生产者个人奋斗的思想、性格悲剧的深刻概括。
3.易考情节
苦干三年,用九十六块钱买了一辆车——勤快、吃苦耐劳、有自己的目标
新车被大兵抢走后,将卖掉骆驼的钱寄存在刘四爷处,继续攒钱计划买新车——不服输、有理想、有行动
面对杨太太的苛刻无礼,拿了四天的工钱后愤然离开——自尊心强、坚韧
摔伤曹先生后主动请辞,并提出不要工钱——自尊心强、有责任心
给难产而死的虎妞办丧事,把车子卖了——重情义、有责任心
小福子上吊自尽,希望破灭,完全堕落——麻木、潦倒、自暴自弃
剩余70%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