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汉室衰败,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一段乱世之中,出现了不少名留青史的人物,他们要么纵横疆场,战功赫赫,要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要么自立为王,改朝换代……但风光一时者居多,善始善终者并无几人,今天骆驼就来聊他们中的一个。他出身于远离中原的西北,家族是正统的儒学豪门,他年少成名,凭借一双“慧眼”甄辩世间的贤君明主,在乱世中屡屡占得先机,不光最终功成名就,还以寿元羡煞古人,如果不是没有司马懿的偷天之功,足以称得上是三国时最大的人生赢家,他就是在后世有“毒士”之称的贾诩。贾诩出生于今天的甘肃武威,和击杀的将军段煨,后来镇守宛城的张绣,魏明帝曹叡的皇后郭氏都是老乡。因为,武威在三国时属于凉州所辖,所以他们这群人也被划为凉州系。提到凉州就不能不提董卓,董卓老家在甘肃,出生于河南,发迹于凉州,成名于洛阳。而出生于凉州的贾诩,也在董卓如日中天时,在他麾下任职。不过贾诩的出道,并不是靠和董卓的老乡关系,而是凭借自己的真本事。据《三国志》记载,贾诩年轻时就开始崭露头角,当时的名士夸他有张良那样的智慧,有一次他在回家的路上,碰到叛乱的兵勇,他临危不惧,三言两语就吓退了对方。后来董卓因为倒行逆施,被王允、吕布等人联手超度,董卓的手下李傕等人一看形势不好,就准备各自逃命。关键时刻,贾诩指出,团结奋进还有活路,如果各自逃亡,那么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李傕等人在贾诩的指点西安,收拢残兵,不光打败了吕布,还占领了长安。李傕老贾诩是不可多得之才,就想用高官厚禄把贾诩稳住。但是贾诩通过“慧眼”,发现并不是贤君明主,于是择机而走,转投了老乡段煨。段煨因为感觉自己的能力和贾诩相差甚远,因此在和贾诩相处时,非常不自然。贾诩一看,不好多待,又转投了老乡张绣。张绣对这位名声在外的老乡来投奔自己,是非常的开心,不光亲自去迎接,还对贾诩执晚辈的礼。当时曹操占据青州等地,四面都有可能面对敌人,因此他迫切的希望能走出青州,有一块自己的安身之所,他在郭嘉等人的支持下准备拿下袁绍占据的河北。在这之前,他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决定先征讨和刘表结盟的张绣。曹操凭借军力优势,打败了张、刘联军,然后迅速被归。张绣一看曹操撤走,就想跟在后面检点便宜,贾诩告诉他此时不宜追,然而张绣不信,结果大败而回,这时贾诩又劝他,此时出兵必能有所斩获,张绣一试,果然得手。事后虽然贾诩耐心给张绣解释了先败后胜的道理,不过在心里,贾诩已经开始放弃张绣。后来贾诩又说服张绣拒绝了占据河北的袁绍,转而投奔了势力相对较弱的曹操,后来曹操果然在官渡之战中击溃了袁绍。在曹操搞定袁绍以后,他又趁刘表新亡,前去占据了荆州。在曹操准备继续扩张之前,贾诩曾经劝说曹操,现在咱们占据了优势,不要急于进攻,要稳扎稳打,但是曹操急于求成,于是他的劝阻,执意进攻,结果赤壁的一场瘟疫,加上一把火,让曹操败给了孙权和刘备的联军。返回中原的曹操,在休整之后,又把兵锋指向了西凉。但是马超和韩遂的西凉铁骑,并不比江南的艨艟舟船好打,关键时刻,还是贾诩献上了“离间计”,才让曹操顺利搞定了西凉。很多人都知道,曹丕能当上世子,主要是司马懿等人的支持,可实际上,贾诩也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时曹操属意的世子曹昂,因为保护曹操而死,曹操心仪的曹冲又早早夭折,而曹操在曹丕和曹植之中,也一直举棋未定。有一次曹操就问贾诩有什么意见,贾诩却闭口不言,曹操就问他为什么,贾诩说他在想刘表和袁绍是怎么失败的,曹操一听立刻醒悟,于是立了曹丕为世子。曹丕继位后,感念贾诩的“拥立”之功,因此对他赏赐颇厚,但是他对于贾诩的建议却并没有完全听从,以至于曹军征讨东吴未果。虽然曹丕后来认识到了贾诩的能力,但为时已晚,贾诩在曹军失败的当年,就因病去世,享年77岁。纵观贾诩的一生,几乎从没“看”错过人和事,每次的“跳槽”都堪称经典,他去世时不光在年龄上让人羡慕,他的生前身后世,也非常令人惊叹,他自己死前位列三公,死后配享皇帝宗庙,他的三个儿子,袭爵的袭爵、丰厚的封侯……在三国的乱世中,他不光能自己善始善终,还能福泽子孙,足以称得上是人生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