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寺旗草原骆驼虽少,可却大名鼎鼎。这大名不是由于它的吃苦耐劳,也不是那富有诗意的“叮当”驼铃声,而是源于大自然恩赐给太仆寺人的地质奇观。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大自然神奇无比,它在太仆寺旗的东界造就了一座像骆驼双峰的大山,人们名之曰“骆驼山”,大自然意未尽,在太守的西界又造就了一座像骆驼的大山,为了和东边的那座山区别,人们名之曰“小骆驼山”。这一东一西摇相而卧的两峰“骆驼”,恰似太仆寺旗的守护神,护佑着这片美富饶的土地,护佑着在这片土地上劳善良的人们,这里的人们热爱自己的家多,热爱护佑着家乡的两座骆驼山,便给它们赋了神奇动人的神话色彩。
在草原上有一个勤劳勇的小伙子斯琴,他有一母一子两峰骆驼,这两峰骆驼吃苦耐劳解人意,不但能帮助斯琴放牧牛羊,还在冰雪严寒中救过斯琴的命。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在水草丰美的草原上出现了一个大洞,黑黝黝的深不见底,从洞里冒出羊缕缕黑烟,黑烟飘到之处,花萎草枯、蝶死虫僵,更为严重的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牛羊常常发出凄厉恐怖的哀声,待牧人们天亮查看,一些牛羊已不见了踪影。恐惧在牧民中蔓延,吉样草原眼看变成人间地狱,原来这是上古时在中原争霸中失败的食人恶魔,逃跑到草原隐匿起来,每过几百年就要跑出来吃人吃畜祸乱人间。勇敢的斯琴决心打败恶魔拯救草原,他得到了世外高人的指点:要用檀榆槐柳桃五种树枝做成一块大篱笆盖在恶魔的洞口,再用一个集十二生肖为一体的镇物镇在上面,恶魔就不能再出来兴风作浪。五种树枝好办,可是集十二生肖为一体的镇物难住了斯琴,他苦苦地想着想着…渐地进入了梦乡。母驼开口说话了:“纾祸刻不容缓,天一亮你就去盖上黑洞,我们母子就是你要的镇物。”斯琴倏然惊醒,从蒙古包的套瑙已照射进晨曦。斯琴起身走出蒙古包,骆驼母子早已等候在门前,骆驼的眼中充满期待与鼓励。斯琴骑着骆驼狂奔到黑洞前,洞中的恶魔似乎已预感到了厄运,疯狂地咆哮着,腾跃着,马上就要冲出洞口。斯琴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微微颤动,他迅速把篱笆盖在洞口上,透过篱笆只见一颗硕大的脑袋,脑袋上有两只铜铃一般、闪着幽光的大眼睛。大脑袋张着血盆大口向篱笆撞来,篱笆肯定会被撞飞的,斯琴奋不顾身地扑向篱笆,他想压住篱笆,但他也知道凭仅他一己之力是无济于事的,可他已没有别的办法。说时迟那时快,母驼在斯琴眼前一闪已纵身卧在篱笆之上,恶魔疯狂地撞击着,每撞击一下,母就抖动一下,但是恶魔始终也没能撞动篱笆恶魔撞累了,呼呼地喘着粗气。突然洞里没了动静,斯琴自庆幸,恶魔终于死了,母驼大声说:“快骑上小驼往西去追,西边百里之外还有一个洞口。”斯琴赶紧骑上小驼向西奔去。果然狡兔三窟,奔跑到百里开外,斯琴看见一颗大脑袋刚刚从地面探出来,他迅速把夹在腋下的篱笆抛过去,小驼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身扑过去.....为了永远镇住恶魔,两峰骆驼都化为大山,母驼化为骆驼山,在骆驼山,永保护着草原的平安,小驼化为小骆驼山,在红旗镇,也在保护着一方平安;斯琴为了永远伴堪称自己的伙伴与战友的骆驼母子,化为一尊石人,端坐在高高的石人山上,在幸福乡。
骆驼化山的传说,通过大胆瑰丽的想象,艺术地回答了大小两骆驼山的来历;同时,这个传说也表现了草原人民对骆驼的喜爱与赞美,千百年来,在丝绸之路上,在茶马古道上,那“叮咚”的驼铃一直在回响着,骆驼堪称文明交流的使者,在广袤草原上,在无垠戈壁滩,无处没有骆驼的脚印,无时没有骆驼的身影。
太仆寺旗骆驼山镇,就是因“骆驼山”这一地标而得名,镶*府所在地的村庄就在骆驼山下,因山得名就叫骆驼山村,建国初期设立乡镇区划,因山得名,这个乡便叫骆驼山乡,后来撤乡并镇,骆驼山乡与中河乡合并,称为骆驼山镇。
本文源于:赵瑞生《太仆寺风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