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室门一开,盛世气息扑面而来,专家:埋藏了上千年的七彩世界
文青衫文斋
自从秦汉盛行厚葬以来。“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就开始深入人心,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布衣平民,在下葬“先人”时,都要竭尽所能,把丧事办得“轰轰烈烈”,这样无数的金银玉器、珠宝翡翠就随着棺椁埋藏在地下了。如果谁家子弟下葬长辈时随葬品“寒酸”了,就会被视为“不孝”,将受到众人唾弃,在朝廷为官的,甚至可能会因此丢掉“乌纱帽”。这就导致了下葬的规格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原始敛葬,到多重棺椁再到精致彩棺和“*肠题凑”,最后,墓葬发展成壮丽无比的放置着金丝楠木棺的“地下宫殿”。
就历史上所说的大唐盛世而言,这个时期的墓葬更是极其奢华,形成了无比绚丽多彩的唐代墓葬文化。年,清*府兴办“洋务”后,开始修建陇海铁路,在汴洛段工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大量多彩釉陶器,这些陶器以*、绿、白三色为主,后来被世人称为“唐三彩”。作为大唐盛世的艺术精华,“唐三彩”充分显示了盛唐时期的精神面貌和艺术水平,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墓室中出土的“唐三彩”,主要有三彩马、骆驼、仕女、武士俑、天王俑、乐伎俑、生活器皿等,装点出一个五彩斑斓的地下世界。
小编今天要讲的是一座豪华墓室,它坐落在洛阳洛南新区。年,洛阳市考古专家对建设工地上发现的两座相距约米的唐代墓葬进行勘察,通过对墓志铭的解读,确定这两座相连的墓葬是唐睿宗李旦和他尚未登基时的夫人崔氏的墓穴。虽然两个墓穴均被盗挖,但还是出土了各种器物件,主要是唐代瓷器。专家们看到眼前这些盗墓后遗留的文物都已经有些“眼花缭乱”的感觉,因此,我们可以试想,如果这两座埋藏了上千年的古墓保护完整的话,那该是怎样一个绚丽夺目的地下世界啊!
当崔氏夫人墓的墓室门被打开的那一刹那,专家们都惊呆了。整个墓室里都是精美的唐代壁画,墓道两侧绘制着体形较大的龙虎形象;在过洞上方画出仿木结构的亭台楼阁,用来象征阳间宅第;在过洞、天井两壁绘制着一系列的人物、动物图案,展现出当时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同样的壁画题材在同时代的关中地区唐代墓葬中也有发现。而崔氏墓室中的壁画,表现出较高的盛世大唐的艺术水平,壁画的线型、调色、造型和神态等方面。无不体现出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价值还是艺术价值。
两座墓室壁画的布局几乎是相似的,绘画面积近平方米,几乎是此前洛阳已发掘的各个历史时期墓葬壁画总面积的两倍。其中一面墓室墙壁上,绘制着一条长达5.4米的青龙,昂首飞腾,龙爪下祥云环绕,鲜红的龙舌非常逼真;一只青鸟从祥云中飞窜而出,似是要前往九天之上,去告知天庭有帝君要到来;青龙之后,绘有二人,一人牵马,另一人牵着骆驼。骏马鬃毛飞扬,鞍桥、鞍座、鞍翼齐备,四蹄交错,呈行进状态。骆驼为橙*色,双峰,带鞍,仿佛正昂扬地行走在丝绸之路上。墓室东西两壁上,各绘一挎剑武士,以及侏儒、乐伎等多种人物造型。
除了墓室的七彩壁画外,那些瓷器也让人感到盛世之风扑面而来。审视着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壶、尊、瓶、盘、碗、杯、罐、冥器等三彩器物,专家们不难勾画出大唐的子民生活在一个怎样流光溢彩的世界。形神俱佳的三彩骆驼俑,驮负绢帛、丝绸和各地物产,引颈嘶鸣,让人似乎听到了阵阵悠扬的驼铃。神气十足的三彩马,雄健神骏,肢体动作丰富细腻,出神入化地传递着大唐富庶繁华的气息。看到根据壁画、出土文物和相关文献,制作出的墓室还原图,专家们不禁惊叹:真是一座埋藏了上千年的七彩世界。
(如你喜欢,请轻轻点赞;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