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70年周总理即将出访朝鲜,看完随行名单后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怎么他没在出访名单里?杜修贤去哪里了?”

年3月,周总理坐在中南海西花厅,查看出访朝鲜的名单时,对身边的秘书这样问道。

秘书听到周总理的询问以后,面露几分难色,随后挠了挠头,见四下无人后才说道:“报告周总理,杜修贤前不久被下派到新疆铁列克提的农场,去当农民去了。”

“这怎么能行?他在我身边多年,从未干过什么出格的事,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才,怎么能去那么偏远的地方呢?”周总理有几分生气,说话的语气十分严厉。

接着他继续说道:“我不管,你们必须把他从新疆给我接回来!这次的随行摄影师,必须由他来担任!”

就这样,在周总理的强烈要求下,这位叫做杜修贤的摄影师紧急被调入北京,并在这年4月,跟随周总理出访朝鲜。

看到这里我们就不禁好奇:这个杜修贤究竟是什么人呢?为什么周总理非要把他带在身边呢?

贫民家的大摄影师

如果说上世纪60年代的毛主席、周总理的照片谁拍的最多,恐怕杜修贤说自己是第二,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杜修贤作为一位毛主席、周总理的专用摄影师,他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那段历史,可以说他拍的照片就是一本历史书。

杜修贤

经常有人开玩笑,说“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这句话就是在说摄影是非常需要钱的,一台摄影机、一套好的摄影设备就要非常昂贵的价格,想要摄影拍出来名堂,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

作为我国的著名摄影师,杜修贤的家庭却非常贫困,他和摄影结缘还要追溯到艰苦的抗日时期。

杜修贤是陕西米脂人,他出生于年,父母都是贫农,小的时候他由于不小心,捏死了家里的一只小鸡仔,被母亲“赏赐”了一巴掌,从那之后他变成了口吃,说话磕磕绊绊。

年,刚刚年满12岁的他就被卖到了地主家当苦力。

那个时候的杜修贤尝尽了人间疾苦,他在田间地头耕作,每天所想的就是如何生存下去,如何填饱自己的肚子。

他也经常听别人提起日本人的侵略,如何欺压老百姓。这样的事伴随着他的童年,他也在心中暗暗发誓,想要报效祖国。

终于在年,杜修贤等来了改变自己命运的绝好时机!杜修贤听说八路*在陕西开了一所学校,招收各种人才,并且入学没有门槛。

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杜修贤从地主家偷偷地跑了出来,顶着天空中的烈日,一口气跑了40多里地,历经艰难险阻,才到达了陕西省绥德县。

在这里,毛泽东青年干部*校正办得非常热闹,作为一个青年,杜修贤大胆的申请报名,从此他进入了学堂,成为了该校的一名学生。不久后他成为了一名勤务员,在新华书店担任管理员。

此前从未读过书、写过字的杜修贤,到了这里之后,就仿佛干枯许久的花朵,在大量的汲取水分,他每天都在努力学习,很快成为了一个富有革命斗争精神的战士。

虽然那个时候大家都很穷,也吃不上什么好东西,但是杜修贤生的人高马大,一米八几的个头,宽厚的肩膀,再加上黝黑的皮肤,妥妥的一个陕西壮汉。

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看上去很汉子的人,竟然走上了摄影的道路,他在这所青年*校里,认识了一位老师,从而改变了命运。

吴印咸

这个人就是我国的著名摄影师、导演吴印咸。年,杜修贤被调到了八路*总*治部电影团,吴印咸恰好在电影团担任负责人。

提起吴印咸的作品,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著名的电影《南泥湾》、《骆驼祥子》、《白求恩大夫》等作品都出自于他手,在这些电影里,他要么是导演,要么是摄影师。

他是世界摄影协会的“名誉会员”,更入选了英国剑桥大学评选的《世界名人录》,可以说德高望重,有极高的艺术造诣。

吴印咸

在这样一位良师的帮助下,杜修贤很快成长了起来。吴印咸教给杜修贤,做摄影是不能心浮气躁,必须脚踏实地,要善于从日常的生活中,体会到万物的美感。

这些话语让杜修贤受益终身,他学着像老师一样去摄影,用手中的镜头来记录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虽然杜修贤没有进入过艺术大学学习,是贫农出身,然而他的镜头却总能记录下别人所忽略的细节,具有极高的职业嗅觉,抓拍镜头又快又稳,构图也别出心裁。

他所拍摄的一系列作品很快引起了老师的夸赞,慢慢的成为了一位成熟的摄影师。

为周总理专职照相

年,杜修贤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员,他被新华社聘请为摄影师,跟随解放*南征北战,去了很多地方,随*记录我*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姿。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杜修贤就去了北京,在新华社工作,平常负责拍一拍领导人,在新闻界渐渐崭露头角。

几年的工作让杜修贤愈发的成熟,他对摄影的理解有上升了一个维度。刚开始的他大多数拍摄的是一些景色、群像人物,然而到了北京以后,他就要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