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于月仙车祸去世,骆驼成为肇事者如何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农视网」

8月13日清晨

迎着地平线上刚刚升起的太阳

很多人自发来到

甘肃省金昌市安详园殡仪馆

送于月仙最后一程

历经五十载人生

于月仙因车祸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事故原因可能是

骆驼进入了行车道路

司机避让不及发生碰撞

最终酿成悲剧

那么,骆驼为什么

会出现在公路上?

是偶然还是时有发生?

这些骆驼是养殖的

还是野生的?

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再上演?

骆驼被撞不是孤例

了解事件的背后,就要从阿拉善的骆驼说起。

阿拉善地处内蒙古最西部,干旱少雨、风大沙多,以荒漠草原、沙漠戈壁等为主,却成为阿拉善双峰驼繁衍生息的天堂,被誉为“骆驼之乡”。

据当地牧民说,出事地点常有放养骆驼穿越公路,“那段路白天基本上一直有骆驼在公路上穿来穿去,然后也出过不少车祸,车撞骆驼和车撞车的都有。”可见,尽管严重程度不一,此类事故的发生已不是个案。

当地的骆驼大多是散养状态,不怕人,在公路上一般不会主动避让,都是车辆尽量减速避让骆驼,但如果行夜路,很难及时避让。

一只成年骆驼的体重可达到千克,身高也达到3.5米,差不多是两个成年人这么高,可以说是庞然大物了,一辆飞速行驶的汽车与其相撞,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为何任由骆驼在公路行走?

既然车撞骆驼事件时有发生,那么把骆驼圈养起来不就可以了?其实,这并不太实际。

阿拉善右旗一名骆驼养殖户表示,“阿拉善右旗就是驼乡,每家每户都上百头骆驼,没有固定的草场。”

现在主要有散养和跟牧两种方式:

散养是在半荒漠区域中,将骆驼进行散养,并定期进行观察,看一下骆驼的生长情况。

跟牧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将骆驼进行放牧,并在一定时间内将骆驼进行控制,并重复这种方式。

围栏圈养的方式,并不适用于阿拉善地区,由于植被较少,不能够集中于某一地方进行饲养,所以普遍使用散养的方式来养骆驼。

那么,在公路两旁装上护栏不就可以了?

去过大西北的朋友可能感受会比较直观,这里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大部分道路都没有围栏。

这不是相关部门不作为,而是这个地方安装围栏的成本太高了。这里的成本一方面是安装,另一方面是维护。每年很少有人来公路旅行,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安装围墙显然是不划算的!

如何避免惨剧再次发生?

近年来,我国道路里程迅速增长,自驾游等也成为大众热衷的出行方式。在此情况下,野生动物和放养的大型牲畜上路,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日益显现。对此,当前已有一些相应的制度建设,也有不少探索实践。

在公路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动物穿行等问题。《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就规定:公路应结合沿线放牧及野生动物迁徙需要,选择合理位置设置必要的动物通道(牧道)。

例如,在青藏铁路设计时,根据沿线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规律,在相应的地段设置了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衍。野生动物的通道设计时,不仅吸纳了野生动物专家、环保部门的建议,也征求了当地牧民的意见,最终在沿线建立了33个野生动物通道。

在信息指引方面,在动物可能出没跨越的路段,应向旅客发送相关提示警示信息;在主要危险路段设置更多的减速带、减速垄、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并安装警示标志;在可能有动物穿行的路段,设置限制速度、“注意动物”等交通安全警示标志、标线和设施。

我国农牧区的管理部门也在努力尝试解决放养动物上路问题。去年,内蒙古向全区重点旅游区的公路沿线免费发放了50万条反光腿带。大型牲畜佩戴反光腿带后,人的可视距离由20米提升至米以上,为司机留出充分的反应时间。试用后,效果明显,夜间车辆碰撞大型牲畜事故同比下降50%以上。

一些较为发达的牧区,可以配备智能化放牧系统。牧民会将带有卫星定位的耳标打在骆驼耳朵上,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随时监控骆驼位置,如果监测到骆驼移动速度异常或超出放牧范围,系统会及时警告。

当然,避免出现动物与人争路的现象,还需要更系统审视相关方的角色,不仅管理部门要做更多工作,眼光也要落在利益相关者身上。

比如,要提醒广大农牧民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型牲畜日常管理,还要为他们加强管理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培训、设备设施提供和技术赋能上作文章。建议鼓励保险公司、汽车租赁公司等市场主体加入到安全防护管理中来,共同寻找安全漏洞,最终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

此次事故也警示人们

驾驶车辆一定要遵守交通规范

牢记“求稳不求快”

平平安安归来

才是最终目的

来源丨人民资讯、南方都市报、西部新资讯、澎湃新闻、新京报

编辑|康轩山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