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沙海茫茫,落日浑圆
一行骆驼在风中缓缓而行
驼铃声声
犹如一首边塞诗
生动在无边的荒凉中
作者:小佩
最近火爆歌坛的流行歌曲《沙漠骆驼》,可谓让许许多多年轻人“爱不释口”,着实让这首歌好好的火了一把。而在全国各地,也只有在戈壁大漠上,才能见到骆驼和骆驼客的风采。民勤是甘肃河西走廊上的一个古老的县城,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造就了民勤人与骆驼之间的不解之缘。
《镇番遗事历鉴》记载:“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始定养驼例。每五丁养一骆驼k,三年增倍。凡五丁养二驼者,免应差,地亩征粮一半;五丁养五驼者,征粮皆免;一丁超养一驼者,奖赏。以古镇邑橐驼日有增加,不几年,其数至于十万计。”民勤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骆驼繁衍生长的绝佳条件,加上历代政府对骆驼养殖的鼎力支持,民勤的骆驼户,丁兴驼旺。
民勤地处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包围之中,在以前交通工具落后的情况下,民勤人利用骆驼耐渴、体力强的特点,将其作为货物流通、迁徙的主要交通工具。大漠里往往是杳无人烟,而骆驼可以数十日不饮水,照走不误,因为骆驼腹中有水囊,可以蓄水,驼峰中续存养料,可以补给。可谓是沙漠之舟。因此民勤一直流传着“读诗书能走天下,养骆驼可度荒年”的老话。
那些世世代代在丝绸之路上跟随驼队走货的人被称为“骆驼客”。他们在长期的运输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规矩和风俗:
骆驼队有一定的编制数量,每11只为一个小队,俗称“一把子”,一般的驼队有5到7“把子”左右的骆驼,大的驼队甚至可达数十“把子”,将它们串联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驼队。“一把子”骆驼需要有一两个骆驼客来管理。骆驼客往往经验丰富、甘于吃苦、艺高胆大、智于应变,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恶劣天气或突发情况。
我们时常看到骆驼颈上挂着一个铜质的铃铛,当地人称为“咋铃子”,声音清脆好听,主要是为了防止骆驼脱缰走失,野兽袭击或路遇劫匪。据说,掌柜的在家中远远听到驼铃声就能分辨出是不是自己家的骆驼,这也跟骆驼的走姿有关。除了铃铛,还有好多家伙——驼铎、夹杆、鞍子、鼻键子、火锔子、栽毛褥子、脚蹬毡、毛捣儿、毡帽、水瘪子……骆驼客启程之前必须要配备好这些才行,缺了什么都不行。
骆驼看似温顺,但没有经过驯养的骆驼是不能作为交通工具的,一般骆驼长到3岁后就要开始调训、操卧、跟队、骑乘等训练程序独特繁杂,只有经过严格调训,骆驼才能编入驼队,确保千里跋涉。骆驼不塌膘、不疲乏,长时间保持旺盛精力。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雪漠先生在其小说《野狐岭》中就讲述了一个发生于百年前的中国西部骆驼客的探险故事,把消失了的骆驼客的生活写得波澜起伏、惊心动魄,写了驼队在运输途中有可能发生的无数个故事,反应了骆驼客的诸多命运轨迹。
雪漠在他的作品中写道:“一个在等待中老去的驼户女人,她最甜蜜的日子,是靠在丈夫的怀里,听丈夫讲驼道上的故事。这些女人也有梦想,她们梦想着外面的世界,她们自己走不出去,就把梦想寄托在丈夫的身上。丈夫的眼睛就是她们的眼睛,她们在丈夫的世界里,感受着另一个世界的精彩。”
千百年来,骆驼客们在漫长的古丝路上留下了属于他们一段段艰辛而精彩的故事。辛亥革命初,孙中山先生为和苏联政府增进国际友谊,派员去苏联洽谈,民勤驼队承担运输任务。驼队分两路从西安和甘肃境内装茶起程,在酒泉集中后一起出发。历时2年,经过长途跋涉,驼队到达莫斯科,顺利完成任务。驼队全体成员受到列宁先生的接见和热情款待。民勤驼队由此闻名国际。
千百年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甚多,有些被人们清楚地记着,有些已经被遗忘。年,民勤骆驼客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为了保留住骆驼客的这些传说,年,民勤驼队传说也被列入了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骆驼客对民勤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外来商品的引入,本地产品的运出,大大促进了民勤商贸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道路交通的不断改善、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作为曾经重要交通工具的驼队以及骆驼客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他们曾经的辉煌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远去,那清脆的驼铃声成了老一辈人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