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读《故乡》,以为我们是鲁迅。成年时再读《故乡》,却发现我们是闰土。
------她在丛中笑19
不管是70后,80后还是90后,上学时都背过鲁迅的课文。
其中《故乡》是我上小学时就背过的一篇课文。虽然当时背的滚瓜烂熟,但我仍然理解不了鲁迅和闰土成年之后的陌生与隔阂。那时的我只记得西瓜、贝壳、捕鸟等那些吃好玩的东西。
少年闰土如今再重读《故乡》,我对西瓜、贝壳、捕鸟已然不感兴趣,反而思绪一直停留他们的隔阂上。若用一句话表达这种感觉便是:初读不明书中愁,再读已是书中人。
1.少年时期的闰土和鲁迅
儿时的闰土是个无忧无虑的少年。
在《故乡》中,短短的篇幅将闰土这个角色描绘的生动形象。他有一张圆脸,脖子上戴着银圈。
重点是他脑子里有无穷无尽的新奇见识。他知道怎么捉,怎么在雪地里捕鸟。总之他的童年是无忧无虑,丰富多彩的。
那时的闰土和鲁迅之间称兄道弟,没有什么主仆之分。一包贝壳、几支鸟毛的礼物便是二人纯真友谊的见证。
如果时光就驻足在那无忧无虑的年华该有多好,然而现实总是很残酷。
2.成年后闰土和鲁迅
三十年后当鲁迅再回到故乡时,闰土已不再是曾经那个少年。
他全身都是被岁月摧残的痕迹,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灰*,而且还有很深的皱纹,眼睛也肿的通红。他的身材增加了一倍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他的双手,也不再红润圆实,而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重点是闰土的脑中,再也没有了少年时的新奇事。多子、饥荒、苛税,兵、匪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鲁迅故乡他对鲁迅的态度,也从无所不谈变得毕恭毕敬。他不再畅谈少年的奇闻逸事,每天只为生活奔波。称呼是最容易判别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仆分明的他,见到鲁迅时竟然叫了一声“老爷!。。。。。。”
在《故乡》中,鲁迅用了这样一段文字表达当时听到“老爷”这个词的心境。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来话。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个地步了。
这一声老爷,不仅震撼到鲁迅,也震撼到我们每一个读者。他们儿时的美好纯真友谊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只是生分的主仆关系。我们的生活中何尝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曾经最熟悉的朋友,如今也很少联系甚至断了联系,再见时都找不出共同话题。
没有人想经历这种改变,但每个人面对这种改变都很无奈。
3.再读《故乡》的感受
再读《故乡》,和小学时读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心境。
那时的我们,总觉得将来长大后肯定是鲁迅的角色,有一天会安慰着、同情着某位闰土。
可如今,我们有几个能成为鲁迅那样的人物呢,反而是在闰土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闰土代表着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21世纪的闰土并不仅仅是在乡下劳作。在一线城市,我们可以看到成千上万个闰土,他们加班到凌晨,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自己的出租屋。他们为了房贷,车贷,挤着地铁,忍着委屈和客户斡旋。
等我们如此艰辛回到家乡时,别人都混出了一片天地,而我们却好像还在原地踏步。
那么作为21世纪的“闰土”,我们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a.真正的成熟,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学会与自己和解
鲁迅和闰土的原生家庭就是不一样的。鲁迅本来就出生于大户人家,他有经济条件去留学,去深造。而闰土只能像他的父亲一样,在乡下辛苦劳作。他们的起跑线就不一样。
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只是一粒普通的尘埃,所以有时候不去计较出身,不刻意和别人攀比,认清现实,接受自己的平凡,反而更踏实。
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那些能改变的。
b.接受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这个世界容纳不了玻璃心,请接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接受现实的残酷。
在万家灯火的大城市,可能就是没有一盏灯为你而开。我记得《北京女子图鉴》中有一段话说的很好:
在北京,你不可能因为一分的努力,就能在国贸随便刷卡;也不可能因为二分的努力,就能体面生活在三环。你只有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才有可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图片来自《北京女子图鉴》如果你能接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那么艰辛的路上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c.依然坚持前行
对于闰土而言,即便他被生活折磨成麻木的木偶人,但是他仍然坚持前行。
因为生活还要继续,路还要自己走。在那种时代背景下,除了咬牙坚持,他似乎也没有其它选择。
相比《骆驼祥子》中的祥子,闰土要争气得多,因为他没有像祥子那样自暴自弃,自甘堕落。
闰土还是抱着希望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抱着希望。正如鲁迅笔下所写,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这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