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校友群像樊志民独树一帜的坚守
TUhjnbcbe - 2023/8/31 20:40:00
北京儿童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44.html

值此兰大建校周年之际,在所有大学中唯一嵌入人名的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或能阐释兰大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以“自强不息,独树一帜”为圭臬者,势必要耐受一些磨难与孤独方能成大事,这恐怕就是兰大与兰大人的使命与宿命。

作事东南,收功西北

司马迁曾有“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之谓,数千年中国历史的发展印证了史圣的先见之明。

在中国早期的发展历史上,周秦曾依托关中西向发展,完成了农牧结构的合理配置。“农可以富国,牧可以强兵”,并由此创建了东向统一天下的周秦模式。从秦汉始而形成的丝绸之路,是联结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主要通道,而我们是开通这条通道的“原创者和推动者”。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取“博广瞻望”之意封其为博望侯,“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丝绸之路是东方文明主动西向接触其他文明、了解未知世界的第一步,是中华文明纳入世界文明体系的重要标志,其意义堪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媲美。在中国历史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与否往往是判定国势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盛通衰闭乃其必然。

自宋以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东向发展成为基本态势。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列强最先占有和瓜分东部地区沿海地区,清末洋务运动所兴办的近现代工业也主要集中于此。既有格局奠定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基础,我们在很长时间里只能执行以效益增长为主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但是东向发展战略也遇到了诸多难题:一是在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分布、科技进步与资本投入出现了明显的边际报酬递减效应;二是东部的资源与空间局限日渐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三是社会经济与文化的滞后发展使西部的边疆与民族问题日渐凸显,成为中华民族要着力应对的重大问题之一。

自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始终视西向发展为关乎国家民族安危的重大战略部署与安排。清末左宗棠兴办洋务,平定陕甘,收复新疆,建设西北,确保了西北疆域的完整。抗日战争前后的开发西北,厂校内迁,国民*府迁都重庆,中国共产*北上延安建立陕甘宁边区,于救亡图存功莫大焉。年以后,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有支持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三线建设等重大举措。以交大西迁为标志的东西部高校合并组建,成为教育格局调整的成功范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并把它视为具有深远的经济、文化、*治、*事、社会意义的宏伟战略。认识到没有西部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西部大开发,就是要周密规划、精心组织、全面推进,通过几十年乃至长时间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年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延伸与扩展,其最重大的变化就是由内向开发到外向拓展的重大转变。以更加宏阔的视野着眼于东西部平衡发展,是一个颇富战略性的重大布局。

国家使命,吾德不孤

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这条黑河-腾冲间倾斜度大致为45的直线,划出两个迥然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地域。根据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进行的计算,东南约占全国国土面积43.8%、总人口94.1%,反之,在此线之西北约56%的土地上,只有约6%的人口。同时在自然环境、产业特征、社会发展等方面,也存在许多差异与差距。包括地处西部的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等都在胡焕庸线的东边,兰州大学是处于胡焕庸线西边的唯一一所双一流高校,就此而言兰州确实是比较“孤独”的。

兰州大学近来流行的“骆驼驾驶证”,正是以沙漠之舟的淳厚、耐力与坚持彰显了兰大人“独树一帜”的坚守。“兰州大学每年来自西部的学生占到了50%,毕业的时候,有50%以上的学生留在了西部工作,博士生有超过70%坚守在西部,这是一个其他学校没有的数据。”兰州大学对于西部来说、对于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战略布局与均衡发展来说,具有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西部多为边远与民族地区,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既事关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的均衡发展,亦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可否认东西部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仍然存在着不均衡、不充分发展的严重问题。当年的《兰州大学校讯·发刊词》曾明确指出:“研究西北实际问题,了解西北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兰州大学的一种重要任务;调查西北的宝藏,认识西北的真相,是兰州大学对于国家应尽的天职;提高西北文化之水准,培育建设西北之专门人才,均为兰州大学应负之使命。”兰州大学的有机化学、现代物理、大气科学、草业科学、生物科学、敦煌学、民族学等学科与专业,除了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外,也大有益于西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甚至国防事业的发展。这些年不能想象没有兰大的西北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发展,吾德不孤,可以说兰州大学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守住了沙漠的边缘。

学史业农,命运安排

说一点个人的事情,同样也有一点宿命的味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由兰州大学毕业分配至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工作。近四十年前的杨陵,教学、科研、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对于我这样出生于农家,亟想“混”入另一元社会的人来说,毕业分配只不过是从陕北农村又进入关中农村而已。古有樊迟为孔门七十二贤,本可沿“学而优则仕”的路径向前发展,不知缘何对农圃之事颇感兴趣,曾遭孔圣指斥。自樊迟之后中国知识分子都不愿轻易地谈论有关农业的问题,更不愿意躬亲农耕或从事与农业有关的研究和著述,以远“小人”之嫌。数千年后,我又重蹈同宗老祖之覆辙。失落、消沉的情绪很长时间难以排解,戏用问稼轩斋名或能反映当时聊以自嘲之心态。在分配几乎决定未来发展与前途的时代,使我在甫一走向社会时就与其他同学拉开了距离。同学们私下议论樊志民分配到了地处农村的农业院校,他们预期过若干年后的樊志民,很可能是穿着大裆裤、操着地道的陕甘方言,和普通农民没有多少差别了。但是二十年后校庆相聚时,同学们惊讶地发现我是较早晋升教授、当博导的,并没有沉沦得一塌糊涂。问及何以如此?我想到的一个词汇就是“命运的安排”。

在读书研究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命运对自己的安排颇有几份合理性。古农书中所谓的“传统农业科技”正是我的农村生活经历中似曾相识的东西;而大学阶段所受的史学熏陶,使我能从发展角度认识中国农业。在学农的不懂历史,学历史的不懂农学的情况下,这种“两栖”的学术空间可以使我左右逢源,并由此登堂入室,在农史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前些年也曾有机会调离西北,但念及自己被深深地打上了“西北*”的烙印,只得作罢。京沪穗宁固然繁华,但放弃自己熟知的西北历史与农牧类型去重觅新枝,我既无这样的气魄也无这样的能力。我常想辛树帜先生一生办了两所大学,即兰州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有幸学于兰大而业于西农,以赓续辛氏创设之古农学,老天爷或有意若此耳。

校友简介:

樊志民,兰州大学历史系级校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历史组评审专家、农业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社科规划办史学专家组成员、中央电视台开讲嘉宾。

学术研究以西北与秦汉农业史见长,在中华饮食文化、农业开发与环境史、农业文化交流史方面皆有深入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秦农业历史研究》、《问稼轩农史文集》等。主编《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图文版中国农业通史》等。

目前在研项目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农业文明通史》,陕西省重大软科学课题《丝绸之路农牧业历史文化的纬度同质性交流研究》等。

素材来源

历史文化学院

编辑

王欣怡

责任编辑

梁聪聪

主编

尚亚玲

1
查看完整版本: 校友群像樊志民独树一帜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