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两组数据。
在《你离抑郁症有多远?》的健康报告中,《人民日报》曝光了我国青少年健康心理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的真相。
自年起,经过长达近9年的科学研究,科学家对多名6—16岁少年儿童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和资料分析,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
这意味着,全国约有万名15岁及以下儿童患有精神障碍。
第二组数据源自《澎湃·美数课》的一项医学调查,通过对条小儿精神科的线上问诊数据分析。
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其实早有预兆,只是很少有家长会提前干预:
很多家长以学习成绩,作为判断指标。如果孩子成绩没有出现明显下滑,就不对其情绪和行为加以重视,日积月累,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就出现了。
对此很多家长甚为疑惑:“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如此脆弱?”
知乎上还有一个热门问题:
“同样是挨打挨骂,为什么以前的孩子少见心理问题,但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却那么多?”
有人会单纯地将这个问题归结为现在孩子“太矫情”,“不好管教”,可当你看完多条网友的留言,你会发现一切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复杂。
01
第一,亲子关系的「畸变」。
从前的家庭,生活条件一般,兄弟姐妹不少,父母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是生存。
亲子关系是一对多。
新一代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
亲子关系是多对一。
有利的是,无论物质还是精神,家庭对单个孩子的教育投入会更多。
不利的是,众星捧月,能够把爱放大,也可能会让爱变得窒息。
《少年说》中有一场经典的母女对话。
女儿向母亲控诉,自从有了手机以后,自己的聊天记录每天都会被母亲查看。
并反复教育她,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朋友能交,什么朋友不能交。
这样严密的控制让她精神备受折磨,于是女孩恳求母亲:“妈妈,给我一点空间。”
但是母亲却不以为意,斩钉截铁地打断了女儿的一切幻想:
“初中和高中你想有自己的空间是不可能的,对学习有帮助的可以看,没有帮助的妈妈就帮你删掉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超限效应」。
指的是因为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就像最近热播剧《底线》中的那位“北大学霸”。
吃饭睡觉、上学交友……无时无刻不在母亲的一手掌握之中。
后来,孩子的确如母亲所愿,考了名校,进了名企,“懂事孝顺”。
可最后,母亲也被最爱的儿子,用他最得意的奖杯砸死……
这个故事的原型,就是轰动全国的“吴谢宇弑母案”。
不是说父母「爱」得太多不好,而是家长千万别嘴上说着爱孩子,实际上却在给「爱」层层加码:爱“学习好的孩子”、爱“听话的孩子”……
于是,爱得越深沉,孩子身上的枷锁越沉重。
02
第二,教育的集体焦虑化。
一个真实的问诊病例:
一个8岁的小女孩,疫情期间在家,因为学习问题被妈妈批评了几句,大哭大闹。
一天,她突然找到妈妈,进行了一场心惊肉跳的「自杀告白」:
“妈妈,你爱我吗?如果不爱我,我就自杀。”
接下来在这个8岁孩子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更恐怖的一幕:
“你(母亲)倒在我身边,我红着眼睛在你旁边站着……”
妈妈被吓坏了,在向儿童精神科的求医时,她总结了很多原因,其中就有很重要的一条:“学习压力”。
而且她很确定,女儿智力正常。
来源:好大夫在线(澎湃新闻)
《澎湃·美数课》的那组调查数据中有一个重要细节:
在病症描述中提到“学”这个关键字的家长,记录孩子患病时长要大于没提到“学”的家长。
也就是说,当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指标,甚至是唯一标准,那么为了争个好成绩,孩子的负重必将愈加愈大。
当然,从前的父母,也会让孩子努力读书,很多人的儿时记忆里都少不了那两句: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必须走读书这一条路,更不会因为学业,逼得一个8岁的孩子寻死觅活。
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曾经总结过当下教育的六大弊病:
“学习时间越来越长、负担越来越重、评价越来越细、各种形式的考核越来越多、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心情越来越糟。”
当教育走向集体焦虑化,孩子便成为了整个社会压力的最终承载者。
一旦不堪其重,一句简单的责骂,就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03
第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提升。
去年,西安一12岁女孩被老师质疑偷钱跳楼身亡后,有人问:
“为什么当代青少年自杀频发?是孩子变脆弱了还是家长忽视孩子的痛苦?”
网友
露西娅的回答发人深省:以前的父母95%信奉棍棒教育,家家打得头破血流,你妈打你一耳光,你乖巧的自我反省。现在的父母60%反对棍棒教育,别人的父母耐心指导孩子的错误,你妈上来就是一耳光,你什么感受?以前的父母都忙着养家糊口,家里十几个孩子,没空和每个孩子交流,你一个月和父亲说不上话,其他孩子也一样,于是你觉得你应该更加努力,让爹爹看到你为你骄傲。现在的父母大多有着规律的作息时间,晚上都会和孩子互动沟通,只有你爸天天不回家,从不过问你生活,同学开心地和你说起昨天和爸爸聊了哪些话题,你想起自己一个月没见到爸爸,你什么感受?不是孩子脆弱了,是社会进步了,大部分人修养见识增长了,普遍家庭教育质量提高了。……
在这个物质已经没有那么匮乏的时代,孩子们的需求点在不断拔高。
按照马斯洛心理需求的分层,已经从生理需求,上升到情感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
如果你只当孩子少不更事,想打一巴掌就打一巴掌,想给一甜枣就给一甜枣,无疑是在剥夺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早熟”,当自我需求意识提前觉醒,又未能获得足够重视,很难保证TA不会走极端。
04
第四,生活余量不断压缩。
最近,《你好!小朋友》摄影作品在全国各地展览。
我们看到了40年前,中国孩子最真实的面貌。
从前的孩子,没有补习班,做完作业后,可以自由自在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就算挨打挨骂了,跑出去和小伙伴疯玩一场,什么伤心难过也都消化了。
现在的孩子,即便得到了“减负”的优待,可也逃不了休息时间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生活的余量被不断压缩,负面情绪没有一点排解的时间和空间。
一位母亲在知乎上讲述过自己和女儿的一段经历
qysmm:这位母亲也是独生子女,小时候也没觉得父母特别重视,该学就学,该玩就玩。
可现在和女儿交流时,若是有点心不在焉,孩子就会愤愤不平。
起初她也很纳闷,后来她才发现不是现在的孩子变脆弱了,是他们的世界太狭窄了,除了父母,没有太多宣泄情绪的渠道。
女儿从初三开始每周就只能休两个半天,还要拿出一个半天去补课。
到了高一,早晨6:50到校,晚上10:30放学,十节课加四节晚课,9:00之前还有老师讲课;回家就算不再学习上床睡觉也都11:00之后了。
累了一整天,再挨打挨骂不精神崩溃才怪。
正是爱玩的年纪,孩子的学习当然重要,可若一而再再而三地剥夺他们的休息时间。
你培养的只能是一台默默运转,而且在快速损耗的机器。
05
文章的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蘑菇浩克:母亲小时候,常常边吃饭边被姥爷训。
后来,母亲突然发现自己吞咽困难,有时小口喝水都会被呛。
吃药时,必须要弄碎,兑着水一起喝才行。
幸好舅舅发现得早,及时阻止了姥爷每天的“吃饭训斥”。
可母亲还是落下了“病根”,直到现在吃东西还特别容易被呛。
多年以后,大家才了解这是一种应激反应。
每一次责骂,都是在孩子的心灵上蒙上一层阴影,直至厚重到让人窒息。
所以,每当提及孩子的心理问题时,他就会想起这件事:
“不是现在的孩子脆弱,是每个孩子都很脆弱。”
棍棒底下出孝子,曾经确实普遍存在,可并非正确。
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局限性。
我们的父辈,包括我们这代人,很多都是从苦日子里走出来的。
为了出人头地,打一顿骂一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是因为我们足够坚强,而是这就是我们世界最初的样子。
现在的孩子能不能打?能不能骂?能。
但是,你拿过去的那一套照猫画虎的套给现在的孩子,显然有些不合时宜。
如今资讯发达,孩子的眼界更加开阔。
绝大多数父母的经验和阅历,很难作为下一代的参考。
所以,你不能再如当年的父母那般,以人生导师的姿态出场,而是要帮助他们消化这个世界复杂的信息和情感。
首先,你要相信你的孩子。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经转发过一个故事:
你以为一个1岁的孩子路可能都走不稳,但是他却知道不抓栏杆下楼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家长的信任,决定了孩子世界的边界。
放开紧紧攥着的手,孩子才能够独立应付人生路上的不测风云,更不会因为一点风浪就惊慌失措、轻言生死。
其次,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比起父母忽略孩子的痛苦,更让人担忧的是父母害怕孩子痛苦。
还记得年那组《儿童教育心理图》吗?
其中一张让人印象深刻。
不要害怕孩子受挫,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打骂,而是让孩子去不断试错。
父母把心修大了,孩子才会勇敢面对大小挫折。
父母的爱无条件了,孩子才会感到在任何时候自己都值得被爱。
最后,像关心孩子成绩一样,关心孩子的心理。
孩子的心理健康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变幻莫测。
多一点耐心,再多一点平常心,少一点“你必须”、“你不该”。
犯错了和孩子一起承担,表现优秀就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
丢掉一些父母的威严,不会影响你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正如《一百条裙子》中写的那样:
“生命的根本需求,是渴望被看见。”
这才是当代教育迫切需要走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参考资料:
半岛网:《全球超3亿人患抑郁症青少年发病率正逐年增加》
澎湃新闻:《条儿童精神科问诊数据:家长懂孩子心里的苦吗?》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