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多位苏联最杰出的纪录片大师到中国拍摄纪录片。
第一次有人用彩色胶卷拍下当时的中国,这是史无前例的,所以这批胶卷太珍贵了。
后来这批胶卷的一小部分被制作成一部叫《中国人民的胜利》的纪录片在年的苏联播出。但剩下的大部分彩色影像却不见了。
这一消失,就是大半个世纪。
直到不久前,导演杰尼索夫想做一部《中国梦——复兴道路》的纪录片,在档案馆不计其数的浩瀚胶片素材里,无意间发现了这批素材的存在。
原来,斯大林去世后,这批胶卷就被封存起来。
在被封存了大半个世纪后,这盘珍贵资料,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杰尼索夫用了整整一年半修复、数字化、剪辑,终于上映——
中国的重生
ВтороерождениеПоднебесной
豆瓣上只有多人评分,却有一半以上的人爆5星满分。实不相瞒,我也老激动了:
要知道,每一个画质清晰的镜头,都是我们曾经在中小学教材或者其他历史资料中读过,在父祖辈口里听说过,却从来没有真正看见过的。
小到70年前的商店、街道长啥样,人们吃啥穿啥拿什么娱乐?大到70年前刚成立的新中国和我们现在熟悉的每一天有什么不一样?熊熊燃烧的好奇心让我点开了片子——
镜头来到大街上。
70年前的商店大降价居然和今天一样:
扯横幅,挂红底*字,亮眼又直接,莫名地还带点喜庆。
人们穿着深色衣服,就着馒头配稀饭,也有三三俩俩站着吃糕点的。
甩着三节棍的师傅光着膀子在街头卖艺,围观的百姓里三层外三层;
一个人高的木框里头装着图画,配合讲故事,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绳子一拉,唉呀,图画就变了一幅;
还有吹糖人、套娃娃、唱大戏。
还有个转瞬即逝的画面,超逗。剃头师傅一盆清水、一把小刀,给人剃头。
右边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突然啪地扑倒在地。被身后的大人托着咯吱窝吊着,又站了起来。
但这些看似平和的画面下,隐藏着一场翻天覆地的——
剧变。
1
上海英国租界,冷冰冰的铁丝网把守,一群衣衫褴褛的人堆叠着,躺在大门口。镜头出现了一只脚,踢了踢那些躺在地上的身体,赶他们离开。
他们缓缓地翻过身来,慢慢地挪动着。
上海美国租界,美国国旗下,宽阔干净的院子里坐着衣着破旧的母子,见有人走过,母亲伸手拜着,祈求施舍。
这些镜头,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租界的真实场景——
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却过着没有主权,极其悲惨的生活。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当时的上海,和整个中国一样,正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
他们粗暴地践踏着中国人的利益和尊严。
满大街都是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人力车夫。他们穿着坚硬的草鞋,单薄的衣服露出瘦骨嶙峋的身体,胸骨凸出,又黑又干。
而车夫拽着车子上,坐着一个身形高大的白人,戴着墨镜,懒懒地甩着头,闲适地到处张望。
镜头来到水上,海上住着一群“水上人家”。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海里,从生到死,都在船上。
别看一艘艘渔船又小又旧,还被塞满了各种东西。但这当中,还有“小型学校”“小型饭馆”。
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年幼的孩子蹲在船头玩耍。妈妈愉快地笑着,而孩子太小,还有些懵懂。比他大几岁的小娃娃,已经开始拿起船桨划起了船。
他们站在船头,拿着比他们高出一整个身长的船桨,费劲地划动着水花,映照着荡漾的水波。
像他们拥有的美称“水上人家”一样——
他们“看上去”很美的生活,是一场残酷假象。
说一个恐怖又残忍的细节。这些生活在船上的人们,但凡有人去世,就会被直接扔进水里,进行所谓的“水葬”。
说它残酷,是因为他们是被逼着生活在海上的。街道早就被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占满了,活着,陆上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死后,就更不可能有了。
新中国成立后,*府安排这些“海上人家”住进了“石库门”,一夜之间,他们从破旧、狭窄的渔船搬进了原本专门给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住的豪宅,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真正的家。
也意味着,我们不再受人欺压。
一个细节。
上海英国赛狗场门口,一块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被怒气冲冲扯下来,硬生生掰烂了——
我们,又有了自己的家,又变回了自己国家的主人。
2
小女孩头上夹着发夹,却显得更凌乱了。她蹙着眉头挎着一个脸盆,等待着妈妈在垃圾堆里扒拉着。
旁边更年幼的孩子扯着比自己还高的草儿玩,还有孩子开心地笑出了声。
其实,这是上海的贫民窟——棚户区。
密密麻麻的简易草棚拥挤在一起,凌乱不堪。
男人闪来闪去才钻进自己的屋子里。
注意看,在采光、透风极差的不远处,屋子里还升起了袅袅炊烟。
衣服被随意搭在路边晾晒,女人在门口席地而坐,孩子们在陡斜的岸边行走……
极差的卫生环境下,一代又一代的棚户区人就这样暗无天日地在生存边缘苦苦挣扎。
而这些,都还只是数百万、数以亿计的百姓中的冰山一角。
镜头下,一个简单的画面就足够让人深刻感受到那种刺痛的贫困:
一个全身打满补丁的妇女坐在街边的地上搓着一件极度破旧的衣裳,神情认真严肃;
身边年幼的孩子,也不哭不闹,困顿地望镜头,露出一种天真孩童不常见的迷茫感。
而离他们不远,躺着一群男人,他们把鞋子全部脱下放在高处晾晒。脸上搭着帽子,在地上睡觉。
贫穷像残忍的笼子困住他们,湮灭了他们所有的希望,他们在地上坐着、躺着,了无生机。
但在当时的上海,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穷。
相反,当时的上海,是中国最大,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万人居住在这里,电车穿梭,高楼林立。上海还贡献了全国1/3的国内生产总值,老上海已经是一个相当发达的大都市。
极度奢靡的财富和暗无天日的贫困同时存在于这座城市,巨大的贫富差距把富人和穷人拉成天堂和地狱的两级——
仅仅隔着一块商场的玻璃:
玻璃内,冰冷的金发模特穿着富人消费的西式潮流婚纱,洁白高贵;玻璃外,是一群衣衫褴褛的穷人在路边呆住,定定地望着高高的展示台,一脸好奇。
他们似乎能看见彼此的世界,却永远都不能踏足彼此的生活。
直到新中国成立,满大街的乞丐逐渐消失,棚户区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7亿人走出了贫困。
3
8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70%的农村人是由雇农和贫农组成。
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一个密切依靠土地生存的农民,却没有自己的土地。怎么办呢?他们只能去找地主借土地,放高利贷的人那里赊种子。
地主,仅仅占全国人口的5%,却霸占了全国近一半的土地。他们把土地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租借给农民,直到辛苦劳作的农民出收成了,他们把本该属于农民的50-70%粮食占为己有。
而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最丧心病狂的是,他们高额的利息像齿轮一样碾压着悲惨的农民。多不合常理呢?
有时候,农民借的种子和钞票,在巨额利息的翻滚下,借款农民的儿子辈,甚至孙子辈都还不上。
地主对农民的长期剥削,从封建社会一直延续。直到20世纪初,全中国的有一半的农民日夜不停地劳作,还是处于半饥半饿的状态。
农民这样悲惨地生活了上千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
院子里,几十个农民对着地主愤怒地讲述着自己被地主迫害的经历。
甚至有个老汉,在愤恨地讲述后,忍不住悲伤地流泪了。围观的其他农民投去了同情的眼神。
这也象征着,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成千上万的农民被剥削了上千年,终于有机会为自己的悲惨处境发声,他们终于也要翻身做主人了。
经过土地测量等工作,农民第一次分到了属于自己的种子、生产工具和土地。
他们烧掉了地主剥削他们的惊天债条,排着队登记自己的名字,把写着自己名字的牌子立在土地上,拉着孩子一再对着为自己划分土地的同志高兴地鞠躬——
农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4
走在大街上,你随机喊住一个人,那人有八成是个文盲。
这种情况现在看上去很不可思议,实际上在当时却非常普遍。新中国成立以前,全国的文盲占比80%。
毫不夸张地说,甚至有很大的一部分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成立了扫盲学校,农民需要学个汉字,工人需要学0个汉字。在大街上,你经常能看见老师们挂着写满大字的黑板教学,底下围着一群人。
还设立了现代教育课程,男女同校,设有体育课,还第一次有了女教师进入课堂教学。让更多的孩子能上学,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经过近50年的努力,文盲比率由年新中国刚成立时的80%下降到0年的6.72%,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最有标志性的成就。
它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教育层面的,更重要的是,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素质的明显提高。
5
中国,是怎么从一个贫瘠的旧中国走向另一个充满生机的新时代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历史的镜头必然转向年的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
我们第一次看到这样全彩高清的开国大典。
那天,近50万人在这里见证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广场的城楼上庄严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
伴随着浩浩荡荡的阅兵队伍,毛主席和周总理露出了笑脸,百姓们激动地欢呼着。
普天同庆。
很多看过这片子的人激动地觉得:
开国大典的场景我们从小到大看过很多版本,有油画版的,影视剧版的,还有黑白纪录片版的。但这些全彩原始影像第一次公之于世,最让人觉得,幸福。
其实,幸福的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真实地看见了记录着开国大典的彩色纪录片。幸福的,是我们真实看见了,新中国成立后,发生在中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之所以值得所有人的起立鼓掌。
是因为我们不仅仅是见证者。
也是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