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里让人“又爱又恨”的老北京传统四合院;(以及)北京人心里那种“难于割舍”的四合院情怀
大家好,我是京师玩儿主,今儿和大家来聊聊,北京城里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四合院;以及埋藏于北京人心里的,那种“难于割舍”的四合院情怀。
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其精华,就在于讲究的是一个“合北京四合院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它是北京一种传统的民居形式,其精华就在于一个“合”字。即“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以中轴对称格局布置的各种用房,以及院落中的山、水、树、亭、桥等几个基本人文因素,还原自然之本,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在这里汇聚了“天”、“地”、“人”、“气”、“相”、“生”等多种理念和意境。北京的四合院,不同于上海的石库门,也不同于山西的乔家大院,更不同于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也不同于福州三坊七巷的闽派民居。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在一榫一卯之间,在一转一折之际,传承着老北京人世世代代的情思。通过前几期的节目,您也能深深地感受到我对老北京传统四合院的那种眷恋。
说到这里,很多人也许就要开始疑问了:“既然(你)怎么喜欢北京四合院,那“恨”又从何说起呢”?其实说到“恨”,还要从老北京四合院的居住环境、人口构成、城市发展这几个方面来阐述。曾经居住过四合院的朋友,一定还记得院儿里没厕所的尴尬。那时整条胡同,有时只有两三个厕所,还大都是旱厕,赶上刮风下雨,解个手还要赶上半里地,老人、孩子就更不方便。还有用水,整个院子有时就一个水龙头,赶上用水高峰,往往还要排队。数九寒冬,水龙头还常常上冻,只能拿热水去浇,慢慢解冻。四合院里没有暖气,到了冬天,家家要生一个蜂窝煤炉,不仅呛人,还容易煤气中*。家家还都需搭个小厨房,在里面儿,夏天闷热难耐。每次做完饭,伴着喷香的饭菜的总是家人湿透了的后背。还有在人口构成上,尤其是对大杂院而言,简直可以用“苦不堪言”来形容。在很多老北京四合院里面“私搭乱建”现象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部分为了出租赚钱外,更多的是因为本家人口的剧增,所带来的无奈。在很多这样的院子里,都是三世同堂,或是四世同堂。这住房面积没变,但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人们不得不逐渐开始侵占公共空地,开始搭建房屋,用于居住。随着时间的积累,甚至连种树的地方儿也被搭建起了房屋。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逐渐就使老北京传统四合院内的空间越来越狭小,里面儿的通道,甚至有的只能一人可侧身通过。一个7,8平米的房间,里面挤着4,5口人的人家儿,大有人在。这还算“好的”。对于那种,(由于历史原因)一个大杂院里,住着好几个姓氏院子,那才算是“痛苦”的呢。虽然在清末民国时期,已经出现了这种多姓氏、多家族合住的现象,但毕竟人口较少。您想了解当时的居住状态,推荐您看看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或“龙须沟”。尤其是“龙须沟”。那时人们居住的环境虽然不堪,但最起码还有个能让孩子溜达,能让孩子放小金鱼儿的地方儿。您别被现在很多的影视作品给忽悠了,动不动就是独门独院儿的。这种独居的院子,在北京人居住的老四合院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少的都可以忽略不计了。您想了解大部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态,还是推荐您部,前几年的影视作品,名叫“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那里面儿才真正的体现出了,当时生活在这种四合院里的人们的无奈。为了给怀孕了媳妇儿、为了给将要出生的孩子、为了能在一棵小树下,搭建个能放下一张小床的“私搭乱建”。那是要在头上缠上纱布的。可是您有困难,谁家也都不富裕,谁家也都有各自的困难。于是一个院子的里的天棚不见了,让孩子们自由戏耍的场地不见了,连放小金鱼儿的地方儿,也都盖起房子来了。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再加上房屋本身老、破、旧。和水、电线路的改造、老化、更新、再改造、再更新等问题。甚至在极端天气下,局部坍塌事件都时有发生。里面儿的居住环境,如空气、空间、卫生、饮食、储藏、积水、漏水、漏电等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的。至于隐私、私密性什么的,那是想都不要去想的了。*府即使是想要改造这里的居住环境,但哪怕是最简单的改水、改电等小问题,由于其内部人员的复杂性,也变得难上加难。再到后来,四合院几乎成为了危旧房的代名词。其实老北京四合院,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我所说的这几点,只是我自己觉得,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感受。而它们,就是我所谓的“恨”。
正是由于有这种“恨”的存在,居住在其中的大部分普通老百姓,迫切地希望能尽快改善这种生活状态。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这些四合院的命运也出现了“转机”。在大拆大建的浪潮下,一些四合院的毁灭,成为必然。然而一些有头脑的开发商却从中看到了新的商机。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居住在大杂院里,最贫困的人等待动迁,而有钱有势者,却不惜斥巨资购买旧的四合院。这种情况,就和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里所写的一模一样,那就是“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经历旧城改造,80%的老北京四合院消失了,保留下来的,一些四合院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一些被改造成餐厅和酒店。更有一些被一些有钱有势的人买去,作为了一年都住上了两天的,天天大门紧闭的投资理财或炫富的资本。
那些搬出四合院的人们,虽然拿到了“不少”的拆迁补偿款,但是由于几十年的沉淀,每家每户的人口基数都不少,其原有居住面积并不大,再加上后期自己搭的那些“私搭乱建”不计算在内。在这么“憋屈”的环境里生活了怎么久,改善下居住条件,是理所应当的。最重要的是,对于普通大众老百姓来说,辛辛苦苦一辈子,通过拆迁补偿,在满足全家人,最起码是所以成年人的居住环境后,(若能)还能再有些存余,(用这些剩下的钱)作为将来生活的保证,尤其是对于那些省吃俭用、为了子女,辛苦了大半辈子老人,这不是应该吗?说到这儿,估计就会有些人说“让老辈儿生活幸福、美满,应该靠的是子女,而不是靠拆迁款。这种既要鱼肉,又要熊掌的想法儿,你们北京人也太贪心了吧”。对于有这种想法的人,我也是无语了。用简单、直白的话回答就是:这院子是我们几代人生活过,居住过的地方儿。院儿门口的那块儿门垛儿,我们,我们的爷爷,爷爷的爷爷,都曾落座过,您说,这您给多少算多啊!(给多少都不够!!!)于是那些人又开始说了,那你们就继续住在那些破烂不堪的环境里好了。敢说这话的人,估计没好好学习十八大精神^_^。
咱们继续往下聊。。。还有些朋友会说,我认识很多北京的拆迁户,他们现在都可有钱了(云云等)。对于这些朋友,我想说的是,1:这些人在众多的拆迁家庭里,所占的比例能有多少;2是:衡量有钱没钱的标准是什么?住大房子、开大奔?还是看存款呢?现在这社会,住大点儿的房子,开个大奔,就算是有钱人了吗?至于存款,您朋友让您看存折了?如果让您看了,那真要恭喜您了,你们关系真的是不“一般”。最重要的就是,什么地方儿,都有另类的主儿,北京也一样。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都苦苦巴巴的过着日子,突然有钱了,怎么还不都得蹦出几个“败家子儿”来啊。
搬出四合院后,我们都住进了楼房,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确实是提高了不少。但似乎又觉得失去了点儿什么。这就像老话儿常说的:“兴一利,必生一弊”。在高楼林立、钢筋混泥土的建筑中,我们虽然带来了我们种植的花、我们种植的草、还有我们养过的鸟儿和金鱼。但还是会隐约感觉,失去了些与自然之间的那种和谐之美。曾经那些造型各异的大门和大门上,或门口处的各种小物件儿,如今换成了,估计在全国,住楼房的居民都统一的样式,那就是:防盗门。楼上楼下的邻居,大部分别说能叫得上名字了,估计连姓什么都没几个人知道。大家过的都是“鸡犬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的日子。走在大街上,彼此能混个“脸熟儿”,还能来声招呼,这都算是奢求。人与人的关系真的从地面儿上的“街里街坊儿”,上升到了楼房里的“邻、居”关系了。
很多人都说老北京的胡同,和隐藏在胡同里的四合院,才是最具地域特点的、最具影响力的北京市井文化的代表。这话说的没错,我非常赞同。因为四合院,是一种物化了的生活形态。作为有多年历史的古都,在这里,抓一把泥土,便可嗅到其中蕴藏历史的味道;捡一片瓦当,便可看到元、明、清四合院古建筑的影子。但话又说回来了,关于那句话,很遗憾,您只说对了一半儿,真正能代表北京市井文化的,是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默默无闻的人们。不论是星月轮回,还是时间流逝,我们依然按照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在这世俗的老北京四合院中,有着太多、太多,对于我们来说,抹不去的、美好的童年成长中的回忆。这里有邻里关系融洽的、浓浓的的亲情,有街坊四邻之间温馨的老感情。在这里,人与人之间能产生一种凝聚力与和谐气氛,同时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这种为温情脉脉的家庭伦理,月淡风清的书香意境,恐怕是任何现代豪宅都无法代替的。它们与现代北京城里,那些独门独院儿的,永远紧闭的大门和冷漠,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围城”式的一进一出,不正说明四合院有其不灭的灵*吗?
四合院,是“老北京”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尤其是世代生长在京华的老北京人,会对四合院产生一种特殊的眷恋之情。它已然从单一的生活、居住场所,升华到了一种根植于北京人情感深处的文化。那些已然消失和即将消失的老北京四合院,寄托着老北京人的无尽乡愁。留住四合院的原住民,才算是留住四合院文化里的根。
四合院已经沉淀为了北京文化的背景色。不论城市如何日新月异,四合院都会稳卧中央,从而构成这个城市的底色,这就是北京四合院,它从数千年的中华建筑文明中走来,一步步升级成为偌大的北京城,并渗透到每一代北京人的骨髓之中。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这么多,咱们回头再见。
附表一:根据清乾隆时期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看,当时共有大小四合院多座。新中国成立后,饱经风霜的四合院,又迎来了人口膨胀,再加上唐山大地震的影响,自建房大量涌现,四合院变成了大杂院。斗转星移,到了20世纪80年代,据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统计,北京城约有多处四合院,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有多处。现编纂出版的《北京四合院志》,共收入保存较为完好的四合院座。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改造的开展,很多传统四合院被拆毁。
如年被拆除的康有为的粤东新馆。康有为曾在这里声泪俱下,“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孙中山曾在这里喊出:“推翻封建,建立共和”。年拆除赵紫宸故居;年拆除孟端胡同45号的清代果郡王府;年拆除曹雪芹故居;年拆除唐绍仪故居。还有美术馆后街22号院,那里有座难得一见的明朝两进四合院,现已不复存在。。。。。我们拆除的不止是建筑,还是自己的文化自信,也丧失了北京城的历史记忆。
幸运的是,人们逐渐意识到这种文化的断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一些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保护价值的四合院,人们选择小修小补、修旧如故。有保护价值的四合院。人们将其翻修改造。没有保护价值的自建房和抗震棚,人们将其拆除。与此同时,新建筑也在逐步落成,它们充分考虑已有建筑的存在,古今建筑遥相呼应,为北京中轴线赋予了起伏的韵律。
附表二:在这里曾经居住过的部分名人有:毛泽东、康有为、孙中山、宋庆龄,梁启超、段祺瑞、蔡锷、刘少奇、齐白石,吴佩孚、袁世凯、蔡元培、张自忠,鲁迅、田汉、叶圣陶、林徽因、梁思成、胡适、庄士敦、顾维钧、李大钊,梁敦彦、司徒雷登、谭嗣同、程砚秋、郝寿臣、余叔岩、老舍、梅兰芳、郭沫若、叶圣陶、朱启钤、马寅初,周作人、李宗仁、林白水、王懿荣、何思源、茅盾、婉容、荀慧生等等。末代皇帝、民国总统、爱国志士、一方*阀,都曾在这里汇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