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我走过好几次的路,骑行的时候拍了一张照片,有网友说那个是嘴头庙。嘴头庙我是不知道的,但是就记住了这个地方,这不,今天我就上来了。
要说嘴头庙,先要说说八里塬。
我有写一篇关于西安周边的塬文章中介绍过八里塬,当时没有写清何为“八里”,汤峪塘子街一个老汉给我的话就是:“从汤峪河到库峪河出山口的距离就是八里路。”我后来测量了一下距离,真是的。
汤峪河和库峪河从南山出来,形成两个川道,中间夹的那个塬就是八里塬,八里塬的最北头,就是两条河的交汇处,这个地方就是鸣犊镇的东边的嘴头村,而嘴头庙就位于八里塬北头的高崖上。
汤峪河和库峪河交汇后就叫做浐河,也就是说,这里往北,就是浐河。
八里塬风水好,据说袁天罡的墓就位于塬上,说八里塬如一条巨龙,嘴头在这里,中间的建真武庙,南边骆驼岭村建太白庙,以三座庙宇以镇压此龙。
我们把车放在这个像是照壁的前面,这个一个厂的大门旁,不影响交通。没有仔细看,这竟然是三通碑,只是没有看清内容,上面有“道炁(qì读音同"气")长存”四个字,好像是讲道的能量永远存在,与天同寿,我也弄不清楚。
下面的对联“眼前无俗障,足下起祥云”,这个看得懂,说是要成仙的意思。
沿着这条小路可以上去,旁边有碑,原来这里正式的名字就叫做东岳庙。我知道东岳庙供奉的是天齐仁圣大帝*飞虎,主管人间吉凶祸福,执掌阴曹地府,权利大得很。
其实这条路车可以开上去,上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停车场,只是不好会车。
门口有块方碑,上面刻着《太上感应篇》,看着很新。
门不大,上面是任道长题写的“东岳庙道观”,我没有进去,因为旁边就有一个财神庙,虽然不大,而且门还关着,但是谁让我是个财迷,还是要拜拜的。
进了大门,这里还有一个照壁分出两个小园门,有些意思。
从小圆门进来,又是一个小小的灵官殿,殿小气派大:“金鞭震时山海静,火轮照处宇宙清。”
进的大院子,一个客人和一位道长不知有什么问题,道长有些麻烦,回过头给我们施礼请我们自便,我们赶紧回礼。
院子里一个喝茶的朋友赶紧迎上来,给我们介绍。
据他说这个东岳庙历史悠久,最早建于汉武帝年间,叫做汉武帝祠,唐太宗来降过香。宋金都修建过了,在元明的时候道士们多次修建过。总之一句:历史悠久。
我看到院子中间有一个石柱子,一面有一行大字:“聳峙巖巖亘古不磨於东鲁。”字体隽秀,不像是现代人所书刻,旁边的落款是富平石匠,字迹不太清晰,再研究研究,上面左面落款应该是大明正德年。
看这大字的意思是赞颂东岳大帝的,说他的名气大,永远不会被人忘记,但是这应该是下联,应该还有一根石柱,上联呢?
喝茶的朋友说不知道,别说另一根石柱子,上世纪50年代,东岳庙大部分被拆除做了国家粮仓,现在的东岳庙是在粮站后边(原东岳后寝宫)后修的,就是修这庙这都费神了。我才知道,道观外面的那个圆形房顶的就是粮库。
当时修粮库的时候,建筑被毁,古树被伐,唉,福生无量天尊!
这根石柱子花纹太漂亮了,明明是人工雕刻的,却像是自然风化而成,我满心欢喜,不由得起了贪念——道祖慈悲,善哉善哉。
石柱子下面的小狮子看来可怜巴巴的,估计这个也是一个明清留下的老物件了,这一般都是成双成对的,可怜见,另一只也不知道被谁偷走了,成了“单身狗”。
连自己的另一半都看不住,还来看守石柱子,怪不得一脸苦相。
石柱子另一面的小字实在看不清楚。
嘴头庙虽然小,但是五脏俱全,东岳大殿、三清殿、药王殿、灵官殿一应俱全,我是一一参拜。
嘴头庙平时没有人,很清静,但是每年十月一寒衣节,在东岳庙传统庙会的时候,从鸣犊镇到这里,人们纪念先祖、祈求平安,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出得庙外,看下面的道路上名利滚滚,坐在庙里,想上面的天神仙气飘飘,好一个嘴头庙。
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