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棉花传入之前,冬天穿什么
TUhjnbcbe - 2024/3/6 18:16:00
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98.html

首先确定一点,棉花的原产地在阿拉伯和印度,对中国来说是完完全全的外来品种。

我国本土的棉花种植,虽然开始的很早,汉代时海南岛就有种植,但一直没能得到推广。

直到明代,朱元璋下令每十亩地必须种半亩棉花,从法律角度强制推广,棉花才在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种植。

也就是说,在明朝之前,想穿棉袄基本是不可能的。

那,在漫长又寒冷的冬天,古代人民都穿什么呢?

01绵衣

虽然没有棉花,但为了防寒保暖,古人的冬衣里也是要加填充物的,称为绵衣。

根据填充物的不同,绵衣还能分成不同种类、不同档次。

最高档的填丝绵,也就是用蚕丝做成的绵絮,叫做纩(kuàng)衣,跟今天的蚕丝被类似,又轻薄又保暖。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的衣物中,就有填充了丝绵的绵衣,根据丝绸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里面填充的丝绵,很可能是缫丝的下脚料。

凤鸟花卉纹绣浅*绢面绵袍战国荆州博物馆藏

当然,蚕丝被一直到现在价格也不便宜,更别说技术水平更落后的古代了,所以纩衣基本上都是有钱人穿的。

普通老百姓的绵衣里,一般填充的都是碎麻或麻絮,叫做“缊(yùn)袍”。

麻这种东西,最适合夏天穿,特点就是散热性能特别好,保暖效果可想而知。

麻纤维

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曾子,穷困时穿的就是这种衣服,因为一抬胳膊衣服就破,还因此诞生了一个著名成语——捉襟见肘。

此外,广大南方地区还会使用木棉花。

木棉因为花是红色,又叫“红棉”,果实蓬松跟棉花有点像,因此在古代时也被用来纺纱做衣服。

不过木棉纤维粗、韧性特别差、保暖性也不好,白居易还有“木棉花冷得虚名”的诗句。

02皮裘

《诗经·国风》中说“取彼狐狸,为公子裘”,唐朝学者孔颖达对此的批注是“取狐与狸之皮,为公子之裘,丝麻不足以御寒,故以皮裘以助之”。

意思是对于有钱人来说,过冬的装备除了丝绵以外,还有保暖性能更好的皮草。

大约在到周代时,皮草已经成为贵族冬天的常服。

穿皮草的雍正《胤禛行乐图·围炉观书》清故宫博物院藏

不过古人穿皮草有个特点——不能直接穿,而是用丝绸或者其他布料罩在最外面,只在衣服的边缘露出一点皮毛的边儿,称为“出锋”,既低调又美观。

明*暗团龙里双喜皮马褂清故宫博物院藏红色金龙妆花缎皮朝袍清雍正故宫博物院藏

由于气候的原因,皮草本来是北方人的过冬装备。

不过物以稀为贵,皮草基本上由北方的游牧民族进贡而来,数量有限,到明代时就几乎不被当成保暖用品,变成了一种奢侈品。

因此,到清代的时候,即使是南方人也开始喜欢穿皮裘。

南方穿皮裘的代表

不过皮草不是随便谁都能穿的,尤其是貂皮。

《明史》记载“正德元年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康熙时也曾经规定“非三品以上不得衣貂鼠、猞猁狲”。

03羊毛制品

说到保暖,怎么能少得了温暖的羊毛衫、羊绒大衣,这些装备我们有,古人也有。

在中国,毛纺织的历史几乎和丝绸一样悠久,距今约有年历史的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就曾出土过大批毛织物和毛毯。

大约到秦汉时期,毛纺织技术就已经基本成熟。

小河墓地出土的毛毡帽

古代用于纺织的原料有羊毛、山羊绒、牦牛毛、骆驼毛、兔毛等等,但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羊毛。

南北朝《齐民要术》中已经出现了剪羊毛方法的记载,而羊毛被剪下之后,洗去油脂和杂物,用弓弦弹成絮状,就能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了。

选择一是加工成厚实的毛毡。

毛毡的用途广泛,除了制作帽子、衣服、鞋靴外,由于保暖性能极好,还经常被用来搭建毡房和铺垫房屋、车床。

小河墓地出土的毛毡帽

毛毡的优点是厚实,缺点是太厚实了,做成衣服不够柔软贴身。所以人们做衣服时,通常是将羊毛用另外一种方式加工——纺织。

毛纺织的方法以及毛织物的组织结构基本和丝绸相同,小河墓地出土的多件大量使用平纹,甚至已经能织出不同色彩的几何图案。

小河墓地出土的斗篷

毛毡也好,毛纺织也好,最初都发源于西北地区,随着民族融合,逐渐推广到中原地区。大概在两晋时期,中原地区也已经开始用毛纺织品来做衣服了。

04纸裘

唐宋时期,由于人口数量上升,为了能吃饱饭,不得不少种桑麻多种粮食,如此一来,衣服自然而然不够穿了。

不过也有好消息,这一时期中国的造纸技术愈加成熟,于是靠山吃山,诞生了冬天御寒用的“纸裘”。

纸裘纸裘,能达到皮裘一般保暖效果的纸肯定不是一般的纸。

纸裘的原料是又厚又韧的楮(chǔ)皮纸,防风、耐磨、透气、关键还便宜,一出现就成了普通民众的冬日首选,文人、士兵、小吏以及僧侣纷纷穿上“纸裘”御寒。

楮皮纸

这种又保暖又便宜的原料,肯定要多加利用,于是在纸衣之外,又诞生了“纸被”和“纸帐”。

纸被、纸帐都是文人雅士的心头好,陆游的好友朱熹曾在过冬时以纸被相赠,为此他作诗感谢道: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于绵。

陆游这句诗有多少真实成分大家自行揣摩,反正宝哥哥是不信的。

清人绘陆游像

后来,随着棉花的逐渐普及,这种听起来莫名心酸的纸裘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让我们再次感谢朱元璋。

1
查看完整版本: 棉花传入之前,冬天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