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在万达吃完饭,我打了一辆网约车准备离开。那是一次短途行程,费用仅需10元,但这其中却蕴含着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司机是一位来自江西的健谈之人。然而,我所支付的这10元车费,最终到司机手中却大概只有7元左右。为了能够顺利坐上这辆车,我不得不跟着车走了米,并且还更换了两个“交头地点”,才最终在一个公交车站边成功上车。一上车,司机就开始不停地吐槽:那些有黄线的地方都不能上车,一个月光是上车停靠点违章就被罚了不少钱,在这新一线城市虽然挣得多,可花费也巨大,车租、房租以及吃饭等各项开支都不是小数目,剩下的钱要是再遇到几个违章甚至可能要倒贴。我心里清楚平台的抽成确实高,但说亏本跑似乎还是有点夸张了。我本就有些累,加上心软,也不想和他过多接话,想着下车后给他点个好评就好了。
回想起以前,开出租车要交份子钱,而且不是任何人都能去开出租车的。但只要能吃苦、肯卖力干活,交完份子钱和油钱后,每个月也能有较为可观的收入。累是肯定累的,我仅仅坐车一天都觉得疲惫不堪,更何况是开一整天车的司机们呢。毕竟,在生活中不是大富大贵的普通人,谁的工作又会轻松呢。于是有人提出,现在的网约车司机就是新时代的骆驼祥子。
深入探究骆驼祥子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就是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北京大约有一百万人口,其中有6万人力车夫。一个人力车夫平均每天挣的总收入估计在4角7分,而他们平均每天实际拉车营运的时间大概在四五个小时(一般车夫都要在街上平均呆9到12小时,实际用在拉车上的时间大约只占到一半)。这样算下来,平均一个月能挣10到12元,和警察、学徒工、佣人以及大部分店员的收入差不多。
扣除车厂老板的租金和上工时的餐费后,他们的车夫邻居,每个月能带回15元给妻子和两个孩子以补贴家用。除了包子以外,家里每天还能吃到用油炒过的蔬菜或者用醋、芝麻油拌的泡菜来调口味。车夫家每个月能开两到三次荤,孩子们每天还能得到几个铜板去买瓜果零食。由此可见,骆驼祥子的收入在当时其实还算不错。而且,骆驼祥子是有自己的车的,在当时的北京6万车夫里,仅有3%的人有自己的车,像祥子这样的仅有人,是拉车里面的佼佼者了。
然而,将如今的网约车司机与骆驼祥子简单地划等号是不准确的。在当今社会,网约车行业有着更为复杂的运营模式和市场环境。与过去相比,网约车司机面临着诸如平台规则、市场竞争、交通拥堵等诸多全新的挑战和问题。同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在新时代里,我们不能仅仅依据表面的相似之处,就轻易地将网约车司机等同于骆驼祥子。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背景,我们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地去理解和分析这些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我们应当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