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关注转盘骆驼背后的故事澎湃在线
TUhjnbcbe - 2024/8/31 17:55:00
<

每一座雕塑都有一个动人故事。在苍天般的阿拉善,有许多记载这片土地历史文化,蕴含传奇故事的雕塑,正逐渐成为阿拉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

年9月份,一座大型双峰驼雕塑在巴彦浩特额鲁特东西路和土尔扈特南北路交叉处落成,这是阿拉善地区有史以来第一座雕塑,是“驼乡”和“驼城”的标志。从那时起,它便成为阿拉善独具代表性的地标雕塑。因为坐落于两条城市要道交汇的圆形绿化带处,也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为“转盘骆驼”。

彼时的“转盘骆驼”,因石质颜色为白色,被人们称为“白骆驼”,并历经了近30年风雨的洗礼。年9月13日,一座高16米(含基座)、重12吨、部分为铜铸的骆驼接替了老化的“白骆驼”。年7月,在道路改造期间,骆驼雕塑又增加了底座,变得更加大气,底座还用蒙汉双语写着“中国驼乡”四个大字。

今年,是巴彦浩特居民黄大海开出租车的第14个年头,他已记不清绕着“转盘骆驼”跑了多少圈,在他眼里,“转盘骆驼”像是一位守护者,守护着阿拉善的安宁。“新的‘转盘骆驼’建成后,很多居民与游客都会在雕塑旁拍照留影,成为巴彦浩特的‘网红’打卡地。”黄大海说道。

阿拉善有超过年的驯驼历史,是我国骆驼最为集中的产地。其独有的阿拉善双峰驼是世界双峰驼中的优秀品种,名列国内骆驼品种首位。著名的曼德拉山岩画中就有关骆驼形象的生动刻画。在年的鼎盛时期,全盟共有骆驼25万峰,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和生态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阿拉善双峰驼的数量一度呈大幅减少态势,至年,种群数量仅剩6.1万峰。近年来,我盟牢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立足生态脆弱、农牧业资源禀赋独特的实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年月6月末,阿拉善双峰驼存栏数量恢复至13.14万峰,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阿拉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承,使骆驼成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在千百年与骆驼相依为命的过程中,阿拉善人民也对骆驼产生了浓重的敬仰之情,“转盘骆驼”雕塑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这座城市的变化与发展。从年中国畜牧业协会命名阿拉善为“中国骆驼之乡”,到年阿左旗被自治区认定为阿拉善双峰驼内蒙古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阿拉善双峰驼集产绒毛、产肉、产奶、役用等多种经济形状于一体,已成为阿拉善重要的“产业名片”。

“近年来,全盟围绕骆驼产品精深加工,开发了驼奶系列产品、有机精品驼肉、驼血多肽、驼皮阿胶、驼峰化妆品、驼胎盘保健品等一批新型产品,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同时为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自主制定阿拉善双峰驼生产标准16项,重点开展基因组学、生物制药、沙漠生态治理等科研攻关,已取得科研和产品成果1项,其中2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际空白。”盟农牧局畜牧业管理科科长李爱兵表示,地处西北的阿拉善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虽然农牧业生产规模总量小,但发展优势特色农牧业的地理条件和动植物资源禀赋非常独特。多年来,全盟坚持“有机、精品、高端”发展方向,因地制宜走特色产业化发展的路子,通过对传统养驼业转型发展,在全区率先打造了驼奶产业,注重开发医疗保健等高端驼奶产品。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巴音博日格嘎查的脱贫户永红,年在驻村工作队的鼓励引导下,贷款购买了48峰奶驼,开始走上了发展驼产业。如今,在脱贫攻坚好政策的扶持下,永红的驼产业规模发展年收入达百余万元。

近年来,随着阿拉善首届万峰骆驼文化节、国际双峰驼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骆驼大会、国际沙漠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阿拉善在做亮骆驼产业品牌的同时也推进骆驼产业快速、稳步发展。而“转盘骆驼”雕塑作为全盟骆驼产业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其映射出的“吃苦耐劳、质朴坚韧、勇于负重、默默奉献”的骆驼精神,更已成为全盟各族群众独特的精神品质,深深影响着一代一代阿拉善人。

来源:阿拉善新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注转盘骆驼背后的故事澎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