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从盐灯到骆驼皮灯巴基斯坦兄弟的进博之
TUhjnbcbe - 2025/4/13 1:34:00


  哈比(右)在位于上海绿地贸易港的商铺内向顾客讲解盐灯的特点和制作过程(年9月7日摄)。
  巴基斯坦兄弟哈比和李明算是进博会的“老朋友”了。他们第一次参展是年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当时为期6天的展期上,二人共销售了一整个集装箱的盐灯。乘着“进博”的东风,会后的两个月,又在常设展里卖出两个集装箱约5万个盐灯。
  这次进博会,哈比和李明又带来了新产品,共盏、80个款式的骆驼皮灯。骆驼皮灯是巴基斯坦传承近千年的文化遗产,曾经家家户户都用,现在却慢慢消失。他们希望通过进博会,把这项快要失传的手工技艺“救”回来。
  这些带有中国特色和元素的骆驼皮灯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
  当记者询问哈比对进博会的期望,哈比说,“一切都很完美。”
  新华社记者李梦娇摄


  哈比在位于上海绿地贸易港的商铺内整理地毯(年9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梦娇摄


  11月6日,在第六届进博会食品及农展品展区,哈比在整理摊位内的手工地毯。
  新华社记者李梦娇摄


  11月8日,在第六届进博会食品及农展品展区,手持骆驼皮灯的李明(左)和手持盐灯的哈比站在摊位前。
  新华社记者李梦娇摄


  11月6日,在第六届进博会食品及农展品展区,参观者在李明(右)的引导下,扫描
  新华社记者李梦娇摄


  11月6日,在第六届进博会食品及农展品展区,李明(右)为消费者包装骆驼皮灯。
  新华社记者李梦娇摄


  11月6日,在第六届进博会食品及农展品展区,哈比(左二)向参观者介绍骆驼皮灯。
  新华社记者李梦娇摄


  11月6日,在第六届进博会食品及农展品展区,参观者在挑选盐灯。
  新华社记者李梦娇摄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盐灯到骆驼皮灯巴基斯坦兄弟的进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