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骆驼祥子故事的背后,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TUhjnbcbe - 2025/5/15 2:24: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更正规 http://pf.39.net/bdfyy/bdfyw/

纽约一家书店常年有旧书出售。几个大书架摆在店门外的窗边,架上摆满了粗加分类的各类旧书,颇为五花八门。某天在不经意间翻阅各类旧书的时候,突然有三个中文字跳入眼帘——“洋车夫”。

这是一本印刷于年的英文译本《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最早在到年于上海的杂志上连载,年发行单行本,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写实小说的里程碑之作。我看到的这个译本,是美国人伊万·金翻译,年在纽约出版发行的。一个因为与原作极为不同而出名的译本。

伊万·金原名RobertSpencerWard,生于年的他以外交官的身份驻中国二十多年,做过广州、上海等地的领事,之后在香港被关进了日本战俘营。他出版过一本名为《亚洲人的亚洲:日本人占领的手段》的书,应该说是一位“中国通”。这个译本颇为奇特,没有“作者序”也没有“译者序”,直截了当翻开书就是正文,所以今天对于翻译的背景也知之甚少。

这本书的出版社ReynalHitchcock成立于年的纽约,此后被另一家出版社HarcourtBraceCo.所兼并,而后者在50年代曾经出版了老舍《四世同堂》第三部以及《鼓书艺人》的英文译本。几十年后,在《四世同堂》中文手稿遗失的情况下,就是靠着这个英文译稿回译出了结尾,让我们依稀看到了书的全貌。

封皮上可以看到这本书是“每月之书俱乐部”的推荐书。这个每月之书俱乐部成立于年,是一个书籍邮购的公司。会员每个月交会费,而这个公司会在月初给会员寄去由他们所选择的书籍。这一家邮购公司做得颇为成功,从创始之初的四千会员两年内就发展到五十多万人。在这本《骆驼祥子》发行的年,每月之书俱乐部拥有订阅会员人数达到八十多万人。

某种意义上讲,老舍在美国的影响力,恐怕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这家公司的“推送”。正如我们不知道伊万·金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了翻译《骆驼祥子》,我们今天也不知道每月之友俱乐部是如何发现并选择了这本书。这家公司今天仍然存在,在经历了八九十年代订阅人数一路下滑的危机后,他们现在已经从邮购转型为以网上销售为主的电子商务平台。

扉页上另有一段话注明:“本书印刷符合关于节省纸张和资源的规定。”当时仍处在二战期间,美国绝大多数必需物资都凭票供应。事实上,由于市面上商品物资的紧缺,导致了很多人手握现金却“有钱没处花”。由于这个时候仍然有书出售,这种情况反倒促成了书籍的热销,美国人购书的数量在这一时期创下了历史新高。

许多对于翻译本身的内容在此不提了,毕竟,关于老舍作品,尤其是《骆驼祥子》的英译版问题,有着许许多多的学术论文进行讨论。翻开书,颇为引人注意的是“祥子”的名字被翻译为HappyBoy。(虎妞被译为TigerGirl,小福子被译为LittleLuckyOne)。

在《骆驼祥子》的所有英文版本中,只有伊万·金的译本没有直接用音译的形式翻译名字。某种程度上,这恐怕也体现了他翻译的特点。无论是翻译“周瑜打黄盖”还是翻译“徐庶入曹营”,他都把一句话翻译出了一段话,几乎是把歇后语当故事又讲了一遍。

我个人猜测,他的翻译多少是为了迎合当时美国读者某种程度上的“猎奇”感。毕竟无论翻译得再怎么细致,“周瑜打黄盖”这不是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事情。大量按照中文句式直译外加扩充内容的翻译方法,相信会让当时的美国读者产生浓重的“异域”感。

当然,这位金先生的翻译,最惊人的还是直接改写了结尾。在这个版本中,祥子从妓院救出了小福子,两个人获得了自由,一个颇为文学性的大团圆结局。据说老舍当时曾经进行过《骆驼祥子》好莱坞电影改编的讨论,结合这个译本看起来,令人莫名地想到《出租车司机》的结局。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这本书成功的鼓舞,伊万·金此后又再接再厉翻译老舍的《离婚》,而且重操旧业,又给改了个大团圆结局。

不过这时候老舍人已经在美国。年老舍受美国邀请讲学,最后辗转到了纽约。他本来对于伊万·金《骆驼祥子》的翻译是有着颇多不满的,这回看到《离婚》的翻译又故伎重施,终于是忍无可忍,和伊万·金闹到对簿公堂。

那时候老舍住在纽约曼哈顿西83街,过着不那么顺心的日子。一边自己找人合译校对《离婚》,一边创作《四世同堂》的第三部,一边进行着小说《鼓书艺人》和戏剧《五虎断魂枪》的翻译,日后老舍对这段日子的回忆是灰暗的。最终,在好友赛珍珠的帮助下,打官司的结果是讨到了《骆驼祥子》一半的版税。若干年后,他为了这笔钱,落了个“美国特务”的罪状。

不知道老舍在纽约的时候,是否也曾徜徉在曼哈顿上西区的街上,不知道那时候他都思考些什么。从他和友人的信件对话中看,他在纽约的日子是过得相当不顺心。

赛珍珠的自传中回忆,老舍并不太常在公开场合说话。但是他在一次东西方文化交流沙龙上终于做了一段讲话时,却是一开口就让全场聚精会神。他讲的题目是——

“蛐蛐、风筝和狮子狗在中国生活中的意义”。

真是一个好题目啊,他讲得一定很有趣。

——格林小姐读后感——

我们大多数人所熟悉的《骆驼祥子》来源于中学语文课本,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当然不是年的单行本。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这部老舍先生代表作能否出版的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公开资料显示,有编辑提到老舍先生“悲天悯人”的表达使人消磨斗志,也有编辑认为老舍先生没有把祥子这个人物“写好”,最后的人生结局“过于堕落”。其他种种,不一而足。

后来得以在年出版的这个版本,老舍先生按照编辑们的要求所做的修改据说很多。比如,祥子本来是个“纵欲过度”的人,后来删去了他的性幻想和各种性行为描写的一切;又比如,原作中有个叫阮明的人,祥子曾经被他收买又背叛了他。删去之后作品温和了许多。最重要的修改,应该是让祥子没有“最终堕落”。对,老舍先生原来认为祥子应该最终是“最终堕落”,而不只是“最终艰辛”。大团圆当然更谈不上了。

所以看来,读者想读真正的原作,是太难了。编者译者,都非要读者听他们的。

备注:文章来源于网络,侵删。

1
查看完整版本: 骆驼祥子故事的背后,那些你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