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读书笔记
TUhjnbcbe - 2021/7/18 1:06:00

元旦和春节都过完了,年彻底过去了。

春天越来越茂盛,太阳一天比一天暖,心情天天向上,欢欣雀跃。这个时候,才想起来总结一下去年看过的书。我老是这样后知后觉,慢悠悠,一点也不像二十一世纪年的人。

好吧,年初,我发宏愿想读本书,保底50本。年结束,本没读到,保底刚刚完成,一共52本。但此文只记录满分10分的10分。

10分是我自己的打分,最高分。

能得10分,除了书本身好,还有强烈的个人喜欢,是可遇不可求、平时就会向人安利的。

?

1、《四世同堂》老舍——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

记得教科书里介绍老舍先生有这样一个词:语言大师。读书时体会不深,只是作为考点背下来,可多年以后再读老舍,认真读老舍,才真正体会到这个评价的分量。

正如小时候以为文笔好是辞藻华丽,越长大才越体会到无论文字还是语言,最难而最有效率的乃是准确。文字之于作者,正如刻刀之于雕塑家,真正作用在于刻画人物、描绘环境。

???而老舍先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是炉火纯青、如臻化境。以金庸武侠小说的标准来说,是扫地僧一样的存在,是那种朴素的美、直击要害的厉害。

我读书偶有摘抄,别的书多能摘出长仅一两句的名言警句。但老舍的书里,最厉害的不是这些,其精华在对人物、环境的刻画上,经常一抄就是一大段,舍哪一句都不行(比如下文因引用字数限制被迫分成两段的冷的描述)。而整段、数段下来,所描人物、环境之生动,之跃然纸上,之呼之欲出,无不令人咋舌。

?

比如他写女人:?

“琴珠只有在台上还有几分动人之处。上台的时候,她可以把脸蛋和嘴唇都抹得红红的。她的眉毛又粗又黑,头发烫得一卷一卷的。此刻她没化装,脸上汗涔涔的。宝庆想:她可是真够丑的了。不过她的眼睛还挺漂亮,能盯得你发窘。乍看之下她的眼珠是褐色的,又大又亮,忽闪忽闪的。可是那对眼珠子要是盯上了你,你就会变得越来越黑。”(《鼓书艺人》)“她穿了一件绉纱的黑旗袍,短袖口镶上一遭白色的图案花边。手腕子上一块小表闪闪发亮。两条小辫扎着红缎带,垂在胸前。红缎带和她的红嘴唇交相辉映。她每走一步,都像在跳舞。”(《鼓书艺人》)老舍《鼓书艺人》

?写男人:

“小刘懒洋洋迷离迷瞪地蹭了出来,一面还打着呵欠。他约莫有三十岁,又瘦又弱。他五官清秀,可是瘦得厉害,好象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走。他的脸煞白,像个大烟*。这会儿他刚醒,脸上有团粉红色,使他显得年轻,单纯。”(《鼓书艺人》)

?

“陶副官是个漂亮小伙子,高个儿,挺魁武,白净脸儿,两眼有神。他是个地道的北方人,彬彬有礼,和和气气。当初,他为人也还算厚道,但在*队里混了这么些年,天性泯灭了,变得冷面冷心。他可以说是又硬又滑。他显得很规矩,讨人喜欢,但他到底什么时候说的是真话,你永远捉摸不透。经过这么多年,他的天良早已丧尽,原先是个什么样子,连他自己也已经忘得一干二净。”(《鼓书艺人》)

老舍《鼓书艺人》

?写隐约的母爱:

“二奶奶往常并不关心大凤,不过她醉中还记得,这是她亲生的闺女,要是陶副官待她不好,她会伤心的。这种母爱是酒泡过的,比新鲜的醇得多。”(《鼓书艺人》)

老舍《鼓书艺人》

?讽刺又真实,所谓自我感动式的爱,简直可笑。

?写姐姐为弟弟的牺牲:

“姐姐是块肉,得给弟弟们吃。”(《骆驼祥子》)老舍《骆驼祥子》

???读者怎能不可怜、心疼这个姐姐?

?

写冷:

“一开屋门,老人觉得仿佛是落在冰洞里了。一点很尖很小很有力的小风像刀刃似的削着他的脸,使他的鼻子流出清水来。他的嘴前老有些很白的白气。往院中一撒眼,他觉得院子仿佛宽大了一些。地上极干净,连一个树叶也没有。地是灰白的,有的地方裂开几条小缝。空中什么也没有,只是那么清凉的一片,像透明的一大片冰。老舍《四世同堂》“天很高,没有一点云,蓝色很浅,像洗过多少次的蓝布,已经露出白色来。天,地,连空中,都发白,好似雪光,而那里也没有雪。这雪光有力地连接到一处,发射着冷气,使人的全身都浸在寒冷里,仿佛没有穿衣服似的。屋子,树木,院墙,都静静立着,都缩进了一些,形成一个凝冻了的世界。老人不敢咳嗽,一点声响似乎就能震落下一些冰来。”(《四世同堂》)老舍《四世同堂》???(上两段在原文中属同一段,因单次引用字数限制被迫分开。)

北方那种天寒地冻、连空气都被冻住的极致寒冷,是不是跃然纸上?真看着都冷。

写舔狗求爱不得报复的诗:

“死去吧,你!

白吃了我的花生米,

狗养的!”(蓝东阳的诗)

老舍《四世同堂》

由这首“诗”,“诗人”蓝东阳那种猥琐小气真是生动到令人喷饭。

写震惊:

“他的薄嘴唇紧紧地闭上,贫血的脑中空了一块,像个搁久了的鸡蛋似的。”老舍《四世同堂》

???这鸡蛋比喻,真亏他想得出!太绝了!

写坏人闹腾:

“他们像暑天粪窖的蛆那么活跃。”?

老舍《四世同堂》

还有比这骂人更狠的吗?

?

写汉奸:

“‘请放心,我没有别的意思!我是要给台上的人们(日本人——笔者注)行个礼!’

‘难道台上的人是尊家的爸爸?’巡警没有好气地问。”(《四世同堂》)

老舍《四世同堂》

???这讽刺真是痛快!

?

除了刻画准确生动之外,还不得不提的是他对笔下人物的感情,对坏人辛辣讽刺,对底层劳动人民则满怀悲悯,真无愧于那句“人民艺术家”。

总之,我最喜欢老舍先生的文字。

?

?

2、《古诗词课》叶嘉莹——汉语言使用者的独家福利

?

叶嘉莹得奖了,感动中国。颁奖词说她是“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实至名归。

叶老师在大学讲诗词,这本书也是整理自她大学授课的讲稿,从《诗经》到南宋末词人王沂孙,一共三十六课,梳理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演进脉络。

虽是大学课程,但书中的绝大部分诗人、词人,都是接受中文教育的人耳熟能详的,所以我以为:这本书不仅适合每个中文使用者阅读、学习,更应该列入中学课外推荐读物,以弥补语文老师水平之参差。

叶老师说诗歌的生命,是生生不已的感发力量。那么古典诗词,就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懂、才能体会到其中磅礴锐气、得意失意、甘心和不甘心的伟大艺术,是属于每一位汉语言使用者的独家福利,是老祖宗对我们的特殊馈赠。

但古典诗词欣赏是有门槛的,当然它从不排斥任何人吸收汲取。但能吸收汲取多少,则不仅依靠个人的文学积累、感受水平和阅历丰俭,更考验讲诗词者的能力。客观地说,叶老师的能力非常强,特别强。

最能体现这点的是李商隐那课。

大家都知道,李商隐的诗频繁用典,意象又朦胧,以致怅惘哀伤、凄迷晦涩。无论对要学习他的学生,还是讲述的老师,都非常困难。但叶嘉莹先生就能讲得非常好,清楚、细腻,不仅讲清李商隐的幽微善感,也成功帮助读者完成对李诗特殊的感发体验。

比如,对李诗的意象朦胧,叶老师说正因为

“难以用理性去解说,难以用指实的框子来圈定,因而它所带给你的感动和联想才是自由和无限制的。”叶嘉莹《古诗词课》

???比如她讲《锦瑟》是这样:

???“前两句在结构上具有起承的作用,中间四句排列了四种情、境的形象,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和收束,具有转合之妙。这种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使你产生似懂非懂的印象,它的起承转合、条例层次与情绪口吻,都使你感到完全可以理解;而‘晓梦迷蝴蝶’,‘春心托杜鹃’,以及‘沧海珠有泪’和‘蓝田玉生烟’等超现实、超理性的形象,又给你一种不可理喻的、朦胧的美感,并在打动你的同时带着一种不可知的吸引力。”叶嘉莹《古诗词课》

附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她总结李商隐的特色为:

“用理性的章法结构来组织非理性的、缘情而造的形象。”叶嘉莹《古诗词课》

而其之所以产生魅力则是因为:

“从心理学上讲,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都是‘贵远而贱近’的,对某一事物的了解如果到了一览无余的程度,那它就不再具备吸引你的力量了,只有那些你看得见、摸得着,却猜不透的、似懂非懂的、似曾相识又不曾相知的事物对你才有魅力,才能诱发你的好奇心。‘魅’字之所以从‘*’部,就在于它具有一种神奇而不可知的、非人之理性所能控制的强大的吸引力。”李诗就具有这样的艺术魅力。叶嘉莹《古诗词课》

另外有个有趣的:对诗坛上齐名的“李杜”,老师讲杜甫用了23页,李白则只有15页。

???我想,可能因为李白是天才,是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谪仙。对天才谪仙的诗,无需过多讲解,人人都能感受到诗中的磅礴大气、疏狂浪漫和无拘无束;也能体会到谪仙本仙喷薄而出、横溢不绝的才华。面对这样的才华,讲解显然是累赘。

综上,这本书推荐给高中以上(含高中,指年龄而非学历)的每个中文使用者。

?

?

3、《绿山墙的安妮》蒙哥马利——童年,爱和善良

小时候听的大道理太多,以致总以为那些东西就像马路边的石子一样多、不值钱,但长大才明白:它们之所以被反复歌颂,不光因为其可贵,更因为难得。正如勇敢、善良、乐于助人……,它们从来不是马路边边的石子,而是照耀我们生命的星星,是比星星更可贵的好东西。

???只可惜小时候不懂。

???那时候只有样学样地歌颂爱和善良,长大之后才真正体会到爱和善良的可贵。人啊,只有挨过社会的*打,才能体会到始终保有爱和善良是多么难。

所以,大人也需要常读儿童读物,好别忘了来时的路,别背叛那个曾经认真歌颂爱和善良的自己。

???就停一停吧,等等那个走路慢的小孩子,等她/他眨着明亮的眼睛告诉你:今天又在路边,采到了什么花儿。

4、《月亮与六便士》毛姆——燃烧

从世俗意义上来讲,主角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抛妻弃子、挖墙脚、无底线地伤害朋友、背叛爱人……

???但这一切,都无法遮盖他追逐梦想时释放出的光芒。

他就像一炉肆意燃烧的柴,是鼓足了风箱、吹了满炉邪风的那种,烧得太肆意,无所顾忌,以致伤害到别人。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在释放光芒。

甚至在追逐梦想的人眼里,他是幸运的。因为他不单是追逐梦想,也被梦想追逐。那种热爱到被梦想反过来追逐、驱动、一刻也不能停歇……

听起来多么令人羡慕。多少人终其一生也没找到热爱的东西,多少人犹豫、徘徊、否定,而他不。他为之抛弃一切,这还不够清晰、坚定吗?

我以为最幸福的人,就是像叶嘉莹先生那种,早早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然后一生投入,心无旁骛。次一点就像本书主人公,半路出家,认准了就不撒手,堵上下半辈子,死磕,燃烧,再燃烧。

不幸的是那种仿佛有梦想,但又并未坚定到舍得放弃一切去追求的人。一辈子半吊子,前进害怕,后退不甘心,像一根湿柴,烧得犹犹豫豫,满膛子烟,呛得人眼泪横流,一擦一脸灰,到死都是遗憾。

???可是也许,遗憾也是一种人生吧。谁知道呢?

但我还是希望,自己是能痛快燃烧的那种。

?

5、《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生命轮回,百年孤独

在这本以前,我读过《*原》,但年代久远,印象不深了。后来又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喜欢得不得了。记得当时主要喜欢书中高纬度林区疏旷的寒意、笔直安静的白桦林,和林中冷冽静谧的河水。

此外还有通神的驯鹿,以及老族长数十年如一日的沉静包容,特别是书中那种娓娓讲述的语气,几十年、上百年不变的那种沉缓语气,如假包换女性老族长的感觉。种种感觉,特别像神话。

然后读到《百年孤独》,才知道这类文体有个统一的名称:魔幻现实主义。

很奇特,我是指这类阅读体验。在这几本中,鼻祖《百年孤独》尤为明显,就是那种只能向内寻找、自我感发,而无法向外和人讨论的独特感受。

那种,你沉进去了之后才能体会到、感受到的,生命喋喋不休,轮回不止,但一切都不重要,只有从不消失、并且越来越强烈的孤独感。

我想我很难说清楚。

就是每个人出生、壮大、然后死亡。这其中,有人活得热血沸腾、呼风唤雨,或者一辈子过成十辈子那么波澜壮阔、万众敬仰;而其他的人,也许出生就夭折,也许悲惨得不得了,也许一辈子碌碌无为、籍籍无名。但都一样。

在轮回面前,都一样。

就是那种,当你跳脱出生死轮回,以旁观者的目光来注视,你才会发现:这一撮人和那一撮人,他的家族和你的家族,本质上并无区别。

大家都只是轮回路上的一粒炮灰,辉煌也好,晦暗也罢,对轮回而言,并无差别。当你出现,然后消失,你的使命就完成了。

剩下的唯有孤独,亘古不变的孤独。

熙熙攘攘来,落落寞寞去,生,死,哭,笑,闹,幸福,不幸,悲伤,喜悦,悲悯,梦想,诗歌……

等等等等,所有这些,在更大更广阔的维度上,突然变得毫无意义。甚至至可笑。

不,是不值一笑。

就像《三体》中歌者扔一块二向箔,不在乎。所谓降维打击,翻译过来,就是不在乎。

不值得在乎。不需要在乎。

我想我还是没有说清楚,因为不在乎和孤独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我们活在这一个纬度里。

哪怕超脱之外的视角看起来再微渺,这个维度、这里的生活、每时每刻,就是我们的一切。在轮回里我们不值一提,在人类演进史上我们连当炮灰都没资格,可我们就是我们。是你,是我,是此时此刻此地的最大化,是这一秒的王。

所以,努力而用心地活,不给自己留遗憾!

波澜与鲸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