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单位简介
骆驼山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井田面积38.57km2,保有储量3.97亿吨,设计生产能力万t/a,主要开采煤层为9#、16#煤层,9#煤层厚度约3m,16#煤层厚度约3.5m-5m。矿井采用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事故发生时矿井处于二期建设工程阶段,事故发生地点是16#煤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底板下距奥灰层的距离平均为34米。
2.事故经过
据承建单位陕西煤建公司掘进队杨某回忆,7时30分,在9#煤工作面的杨某等16名工人下班走到停车场时,发现停车场水深约30公分,且不到一分钟时间水位就上涨到1米(后来估算本次事故涌水量起初时最大达7.2万m3/h)。发现异常后,他们立即撤回作业面并向调度室汇报了情况。在调度室指挥下,杨某等人顺着回风巷道往立井方向跑,但到了立井发现并无可供攀爬的设施。这时一个大浪袭来,8名工人顿时没了身影,剩下8名抓住木板等物漂浮,在水中坚持了四个小时后获救。
事故发生时井下作业人员共有77人,其中46人升井(38人紧急撤离,8人获救),31人被困井下(12人在距地面m的9#煤作业面,19人在距地面m的16#煤作业面)。
事故发生后,经过14天、2万多人次的救援,生还45人,死亡32人。本次救援累计施工钻孔20个,进尺m,排水万m3,对陷落柱进行注浆堵水共注入浆料m3。
3.事故原因
16#煤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遇煤层下方隐伏陷落柱,在承压水和采动应力作用下,承压水突破隔水带形成导水通道,导致奥灰水从煤层底板涌出,造成此次事故。
4、事故教训
1.煤矿企业和煤矿建设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要采用适合本矿井的物探、钻探等手段,查明矿井范围内的隐伏导水构造及地下含水层基本情况,准确掌握矿井水患情况。对受采掘影响的隐伏导水构造要及时处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掘工作面物探不能代替钻探,存在异常必须进行打钻探放水。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立即撤出受威胁区域的所有人员;
2.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要根据矿井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储备足够的抢险排水设备和材料,并每年进行1次救灾演练;
3.煤矿企业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让职工了解矿井存在的水害威胁类型,及发生水害水害事故时的应急处置方式。其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职工的自保和互保能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