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贯彻“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教育理念,依据具体文本的特性,找准文本与学生需要之间的连接点,充分发挥文本的言语学习价值和母语课程生活的建构价值,不断发现和创设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的学习“境遇”,引领学生在开放积极的母语学习活动中发展言语思维、丰富情感体验、提升审美能力。
学习目标
1、从题目入手,带着问题读书,发现文章内容、线索、主题等秘密,体会作者构思、表达上的匠心。
2、抓住重点句段和内容信息,在发现文本语言的节奏、具体事情的时间变化、涉及的人物等基础上,体会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领悟作者为什么要写《城南旧事》,激发阅读《城南旧事》的欲望,为自主阅读和多维度学习探究活动做好铺垫,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
学习准备
教师搜集学习支撑材料,制作课堂学习PPT。
学习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缘题质疑,以疑促学。
1、出示文章题目,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提出疑问,师生梳理疑问。
2、发给学生文章,读第一自然段,就“骆驼队”在文章中的作用进行猜想,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二、自读思考,初窥秘密。
1、学生带着从题目中生发的问题和读第一自然段时的猜想,认真阅读文章,思考问题,印证猜想,寻找答案。
2、出示学生可能不熟悉的字词(毡帽、咀嚼、驼绒袍子),读准音,初步理解意思,同时在脑海中勾勒与骆驼有关的文本内容图像。
3、交流分享阅读发现,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线索,初步领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弄清这篇文章是《城南旧事》的序言。
三、聚焦细节,探寻秘妙。
1、谈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寻文章中隐含的秘密。
我们通过自己的阅读,已经基本读懂了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也读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你现在是不是很想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呢?
冬阳,营造了一种氛围,温暖之中,有淡淡的忧伤。这让我们猜测,《城南旧事》中的故事,既是温暖的,也是忧伤的。其实,这种感情基调,在这篇序言中,已经有了很多暗示。正是这些暗示,吸引了像老师这样的成年人,也迫不及待地去阅读《城南旧事》。首先,这暗示藏在语言的节奏中;其次,这暗示藏在四件与骆驼队有关的事情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文章中,探寻其中隐藏的秘密。
2、探寻秘密一:舒缓的节奏。
出示: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1)边读边想象自己就是“我”,就站在骆驼的面前,感受句子节奏的特点。
(2)展示朗读,说一说是哪些词句提醒你读出这样的节奏,为什么?
(3)对比感受(根据学生情况机动选择):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丑的脸,长的牙,安静的态度。
(4)还有哪些句段让你感受到了这种舒缓的节奏?
(5)节奏是用来表达特定的情绪和情感的,读最后四个自然段,再次体会作者表达的对童年的怀想之情,感受怀想中的温暖和忧伤。
3、探寻秘密二:时光流逝,童年以及童年的一切一去不还。
(1)梳理一:与骆驼有关的四件事,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紧接着第四件事的一句话是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2)梳理二:与骆驼有关的四件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我”的童年记忆中只有这些人物吗?那句话告诉了读者这个信息?
(3)出示分享《城南旧事代序》中的一段话,感受流逝的时光中,“离我而去”的哪些人和事,再一次体会“我”怀想时内心的温暖和忧伤。
于是这几年来,我陆续地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地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儿。读者有没有注意,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
四、多维联系,延伸课程。
1、谈话:当我们一起学习到这儿的时候,是否特别期待拥有一本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了呢?我们来看一看《城南旧事》里都有哪些故事吧。
2、出示《城南旧事》目录,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出示电影《城南旧事》剧照,再次用问题激发学生将小说与电影对照欣赏的兴趣。
4、教师告诉学生,小说、电影的节奏与《冬阳·童年·骆驼队》的节奏是一样舒缓的。小说和电影中还多次出现一首歌,小说中叫做《骊歌》,我们叫它《送别》,这首歌的节奏是怎样的,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一起欣赏歌曲《送别》。
5、齐读,结课: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闲谈文本解读之一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
闲谈文本解读之二:文本解读从“素面相对”开始
闲谈文本解读之三:文本解读是一个“寻意”的过程
李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