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谭维维在“中国之星”的比赛中演唱了一首“华阴老腔”《给你一点儿颜色》,这场表演爆火,媒体讨论铺天盖地,网友争相传颂,上演了真实版的“不转就不是中国人”。大家伙这么激动,完全是因为被“老腔”给震住了。
据说,此后一帮帝都、魔都的有识青年们纷纷赶往陕西华阴取经,寻访老腔的根,颇有艺术朝圣的感觉。但目的地住的既不是大日如来,也不是西王金母,而是一群席地而坐的村野庶民。“直击人心的艺术到底还是来源于群众”,悟道莫过于此。
昨天,有一部电影登陆影院,它也叫《老腔》。没错,这就是一部旨在弘扬老腔艺术,反应艺术与时代攸关,讲述个体与传统碰撞,挖掘人性黑暗与大义的电影。
导演高峰,曾经凭借《骆驼客》与《老寨》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表奖和金鸡奖上收获极高赞誉,他的作品有一大特点:用电影艺术搜寻与抢救那些濒危的艺术或传统。《老腔》亦不例外。
影片中的滚滚*河与赤身船工为整部电影定下基调,浓烈的地域色彩与人文风情呼之欲出,同时又象征着老腔艺术前行不止,奔流不息。主题和隐喻过于鲜明的电影对于导演的填充诠释能力是一大考验,尤其是表现传统艺术的影片,很容易流于表面的说教,越是苦大仇深越是惹人反感。
而《老腔》很克制也很明智地选择了讲故事的方法,用角色的命运来承载传统的变迁,用人物的纠葛来勾勒艺术传承过程中的阻碍和矛盾。男女主角的人设都是孤儿,都被老腔戏班收养,既被传统的习俗钳制,又被中国的历史变迁无情推搡,这正是老腔艺人的底层色彩。
唱戏必有斗戏,《霸王别姬》、《梅兰芳》皆不会放过其中的精彩。《老腔》中也有斗戏,两个草台班子台上卯足力气较劲,观众此时可以欣赏最正宗的“老腔”唱段;台后又有家族对峙、个人恩怨、阴谋横飞,戏剧张力一分钟也不停歇。导演还在斗戏的回合中融入多元的关中文化,将传统的艺术、建筑、风俗、饮食等文化要素自然地展现出来,为电影打上了可贵的民族标签。一位网友的短影评这样说:“不但欣赏了地地道道的老腔,还有传统艺术皮影、糖画、木偶、关中古朴的建筑村院,婚丧嫁娶、澎湃的*河……”
网友的眼睛甚是雪亮,人文质感是当前的中国电影所缺乏的,但《老腔》在尽力弥补这个遗憾。
惊喜的是,影片中还出现了近几年国内电影作品中少见的“文革”记忆,大字报、牛*蛇神、造反有理的场面触目惊心,想必在总局那儿过审也是历经了磨难吧,然而这正是影片的良心所在。可以说,《老腔》是一部符号电影,地域、传统、历史、*治无处不在,但圆融的剧作和纯熟的导演表达,令各种符号的展演毫不生硬,精彩的故事与演员的表演共同消解了形式化的危险。
最重要的一点,《老腔》是在为我们的文化遗产摇旗呐喊,推动传承,这是电影的社会价值与历史价值所在。正如一位观众看过电影后在微博上写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渐行渐远,《老腔》承载的不仅是艺术,还有千百年来中国文化强调的做人与做事的道德。这是少数既能触碰心灵,又能产生社会议题的国产电影。去影院支持这样它,这就是一种文化传承!”
然而,很多人在网上表示想看这部电影却看不到,包括当初朝圣关中的那群艺术迷。在电影主创的专访中,他们说《老腔》项目在年就启动了,经历了6年的艰难融资与拍摄,本以为在“老腔”火了的这个档口推出是一次幸运,事实却是,这部电影在全国几乎“零排片”。
就算在北京,这个中国的文化艺术高地,今天也只有可怜的两场,而且据说还是片方承诺自己花钱买掉大部分的票,才从院线那里求来的场次。仿佛《百鸟朝凤》制片人方励下跪求排片的画面又跳了出来。
方励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个大佬,他对文艺电影赤诚一片,投资了很多口碑佳作,从王超的《安阳婴儿》到李玉的系列影片,从娄烨的《颐和园》再到韩寒的《后会无期》,他的钱一直花得都很从容也很值当。可是到了《百鸟朝凤》,文艺电影凄惨的境遇还是将这位身家不菲的跨国高科技公司老总拍在了沙滩上,也不给老艺术家导演吴天明丝毫的面子。大佬与名导出马护驾尚不能安身立命,何况是更为小众的高峰与变卖房产才凑齐资金的制片人李林泓呢?
思来想去,我们并不应该主张电影人为了艺术要去赴汤蹈火、倾家荡产,因为问题不在电影人这里,舍生取义也无济于事。我们应该呼吁艺术院线的建立以及与此配套的激励措施,这才是问题所在。资本扩张与艺术电影的生存不是水与火的关系,情怀之人也不稀有,关键还是在于大环境的培育,这个过程中,制度与文化产业*策的支撑必不可少。
行文结束,忽然查询到在《老腔》的故乡渭南市,电影的排片量得到迅速增加,可喜可贺。一部弘扬底层民间艺术的电影本身不应该委身于底层,谨愿这种支持在中国电影市场不是昙花一现。
木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