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东邪
前两年有一部名为《犹大项圈》的纪录片入围奥斯卡金像奖,从名字上你可能以为故事与犹大有关,但故事的主角是澳大利亚境内的野生骆驼。一头骆驼遭到人类麻醉枪的射击后倒下,等它醒来后脖子上多了一条项圈。骆驼被麻醉后与原来的群体走散了,但由于骆驼是群居性动物,它很快找到新的群体,并融入进去。
好景不长,有一天一架直升飞机出现在这群骆驼的上空,随后开始扫射地面。骆驼群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只剩下带着项圈的骆驼。这头骆驼经过一段时间的流浪又重新找到了新群体,但悲剧很快就重演了,一队猎人将骆驼群一网打尽,但最后就是没有杀死那只戴项圈的骆驼。这部纪录片发布后引起不小的争议,有人为戴项圈的方法叫好,有人谴责这种方式的不人道。
那么这部纪录片反映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那只骆驼脖子上戴着的项圈被称为“犹大项圈”呢?
澳大利亚的骆驼是如何泛滥起来的?
稍微对澳大利亚野生动物生存情况有些了解,大概就能猜到这部纪录片主要讲述澳洲*府猎杀野生骆驼的故事,为什么要猎杀野生骆驼呢?因为它们在野生环境下的泛滥程度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关于动物泛滥,我们听过小龙虾泛滥、亚洲鲤鱼泛滥,还真没听过骆驼泛滥的,那么澳大利亚的骆驼又是如何泛滥起来的呢?
这就要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说起,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有一般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有一半位于南回归线以南,而南回归线刚好穿过澳大利亚的内陆区域,导致内陆区域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就是年降雨量极少,但蒸发量又巨大,一般人无法在内陆中心区域生存,但在工业革命之前,那里的人们需要穿越沙漠,就需要利用骆驼,于是他们向其他国家进口骆驼。
但还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工业革命发生了,铁路、汽车的出现让那里的人逐渐放弃依靠骆驼运输,于是纷纷开始弃养骆驼。一部分农场主直接将骆驼放生野外,这就是澳大利亚骆驼泛滥的开端。起初骆驼和当地人的矛盾并不明显,但由于骆驼在沙漠气候下的生存能力很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从原来的上百头演变成上百万头。
骆驼泛滥导致的问题就是它们大量夺取水资源,导致其他野生动物无水可喝,逐渐走向灭亡。不仅如此,骆驼群还经常跑到当地人聚居区域偷喝水,只要它们没被发现,就能把水喝完。这导致许多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域的村镇的人们面临缺水的威胁,因此澳大利亚*府决定有组织地猎杀骆驼,减少骆驼的数量。
为什么骆驼脖子上的项圈被称为“犹大项圈”?
听过《圣经》的朋友应该对犹大不陌生,他曾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但最后因为30个银币将耶稣出卖了,导致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这个故事经过后世的流传,犹大变成了“叛徒”的代名词。纪录片中的骆驼戴上项圈后融入新群体,然后新群体就遭到人类的大幅度猎杀,因为项圈里面装配了定位装置。
人类利用骆驼是群体动物的特点,利用戴项圈的骆驼寻找新的骆驼群体,从而对大肆猎杀骆驼。这头骆驼仿佛就是《圣经》中的犹大,它所带的项圈也被称为“犹大项圈”。但实际上这头骆驼并非在主观意愿上想出卖同类,它脖子上的项圈是人类强加给它的,犹大这个角色也是人类强加在它身上的。
澳大利亚*府的“犹大项圈计划”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许多地区的骆驼数量出现明显的下降。但当这部纪录片播出后,人们开始思考这种行为的正确与否。
总结
安放“犹大项圈”的做法显然存在争议,一方面利用骆驼的弱点对骆驼群体进行屠杀,这似乎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骆驼泛滥给当地导致了许多问题和麻烦。但仔细想一想,骆驼泛滥的问题是谁导致的?还不是曾经在那里生活过的人吗?所以到头来这是人类“策划”的一部戏剧,先放任骆驼野蛮生长,出现问题后再来“收割”骆驼,如果人类不是高等智慧生物,还真做不了这种事。